沈處默 作品

第66章 少年心性(2)

 身在晉國,如果她嫁的是普通人家,生下一個兒子,基本可以確保她的晚年生活無虞。這是趙府,而她不過是名因為戰事枯燥填補將軍空虛寂寞的女子罷了,她的處境決定了無論生男生女,都難以抬升她的地位。

 所以,選擇做一名默默無聞的奴婢,才是自保之道。只要勤勞肯幹,乖巧聽話,總能混得下去。就算有人曾懷疑趙毋恤是趙鞅的兒子,她也一口咬定不是。她已經一無所有,只剩下這點骨血,她的生命所依,她要牢牢守護。

 她在趙府呆了十幾年,後院的情形她已大略瞭解。夫人是趙鞅的父親親自為他挑選的,身份尊貴,品性端淑,沉穩大氣,頗有主母之風。其餘側室,要麼富家女子,要麼官員千金,無一人如她這般來自蠻族異域。

 她很慶幸趙鞅太忙,把她忘得一乾二淨。若非如此,給她一個名份,她便成為她們中的一員,她自問根本無法給予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

 所有富貴豪門都一樣,後院的競逐跟戰場一樣酷烈。既然她沒有必勝的資源手腕,最好的辦法就是完全迴避。她把自己扮成鴕鳥,沉默低調,她們母子倆才平安存活至今。

 大夫人曾經找過她,似有若無的暗示,家族繼承人已經早早定下,其餘人只要乖乖聽話,盡好本分,別做無謂的蠢事,就是她的朋友。否則,就是與她為敵,勢不兩立。

 那日的情形仍然歷歷在目。一向端莊優雅的夫人說出威脅的話竟然一點也不折損她的美麗,反而是咄咄逼人氣勢緊迫,令人敬畏。她暗暗想,幸好自己從來不存非份之想,否則,與這樣的人為敵,恐怕自己活不到今天。

 所以,連續兩次,直面趙鞅時她都假裝不認識,甚至是一廂情願的不想讓兒子跟他相認。她做慣了鴕鳥,希望保持現狀,害怕走出舒適圈。

 可是,得知兒子被叫去考查功課時,她失眠了。她有預感,距離趙鞅跟兒子相認只差臨門一腳了。雖然不知其餘八人的表現如何,她有自信,她的兒子一定不輸他們。

 早在七年前,周舍、尹鐸找到她時,她就清楚的意識到,命運將她遺忘了許久,終於想起來了。

 兒子雖比其他孩子啟蒙得晚,幸運的是,他充滿求知慾,從小就是個好奇寶寶。看到什麼,摸到什麼,總會問為什麼。得知有先生教授,他樂得睡不著覺,準備了一肚子的問題,誓要從先生處得到徹底的解答。結果,第一天就把先生給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