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59章 一試定奪(3)

 一個決定,生死榮辱天懸地隔,幸好,他選對了。

 就在前一年,兵困吳國的越國差點和楚國打起來。起因是越國發兵攻打楚國,楚王聞訊,先是大驚接著是大怒。說好的盟友又是姻親,怎麼先禮後兵的道理都不懂?楚王不甘示弱,派司馬引兵追趕越兵,結果沒趕上,只得退兵。

 後來聽說,其實是越國為了迷惑吳國,故意進兵楚國。目的是讓吳國不加防備,越國則經過楚國繞道去往吳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越國的聲西擊北,的確把吳國騙了,吳國又被擊敗,雪上加霜。

 雖然事後越國派出使者跟楚國解釋,楚王仍難掩怒氣。為此,秋天,楚國再次發兵。這一次是派葉公率軍攻打東夷。

 東夷轄今天的浙江寧波、台州、溫州,位於越國的東面,三地連成一個半圓形,越國正處包圍之中。楚王的用意很明顯——以越國之道還於越國之身。此番用兵的巧妙之處在於,楚國並沒有直接出兵越國。楚國的精騎鐵甲一到,東夷嚇得面如土色,很快便與楚國結盟。

 這麼一來,楚國的勢力便順理成章的開始往東海一帶擴張。雖然對越國秋毫無犯,仍然足以震懾越王。若非越國這次迷惑吳軍的出兵,可能楚王也不好討伐東夷。是越國給了楚王出師之名,結果贏家顯然是楚國。

 “不知越國所為真的如其所言是為了吳國,還是已經強大的越國故意試探楚國?”趙毋恤喃喃自語道。

 想不到大劫歸來的楚王雖然年輕卻頗有謀略,進攻東夷可謂見招拆招。既沒有公開兩國的矛盾,又逞了威風擴大了楚國的勢力影響。這麼一想,趙毋恤拿出地圖問自己,若是他有幸成為趙氏宗主,將會如何鞏固趙家的勢力?如何攻城略地,開疆拓土,擴大趙氏的影響力?

 從前,士氏、中行氏的封地最多,晉國北面幾乎全部被兩家佔據。經過八年艱苦奮戰,兩家徹底被驅逐,他們的封邑被智、趙、魏、韓四家瓜分。雖說趙鞅有平亂之功,無奈有發動暴亂的罪責在身,彼時又是智躒任正卿,最終是智氏分到的地最多,其次是趙氏、魏氏、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