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7章 巨星隕落(3)

 之前還有父親作為先鋒開路,他只要安然的呆在他身後即可。失去遮風擋雨的父親,他被推至前臺,一下子成為眾人的焦點,實在是很不習慣。本來性格強硬的他,有時會被迫變身乖巧謹慎的綿羊,就是害怕他們不依不饒。

 如願以償的楚隆,得令馬上收拾行囊,啟程前往吳國。

 途經鄭、宋兩國,歷經十餘日的旅途奔波,終於抵達姑蘇城。

 由於吳軍堅守不出,越軍一時半會也拿不下。越王只得下令,命越軍在姑蘇城西南郊築城,準備駐紮在此,長期圍困,消耗吳軍,逼迫其屈服。

 因為要入城,楚隆只得去往越軍營地求見越王勾踐。有趙毋恤的憑信,楚隆很快就見到越王。賓主寒暄,分席而坐。

 “楚大夫遠道而來,軍營寒酸簡陋,招待不周,還請見諒。”越王勾踐客氣有禮。

 晉國是中原霸主,雖已不再過問中原話語權歸屬,也無意爭霸,有道是瘦死駱駝比馬大,實力猶存,並非越國能得罪。趙毋恤是趙氏首領,位列四卿,他的家宰也非等閒。楚隆奉趙毋恤之令前來,即是趙毋恤的信使,自然要奉為上賓。

 “大王過謙。大王軍務倥傯,在下不請自來,冒昧打擾,不勝惶恐之至。”楚隆朝越王拱手,連連稱得罪。

 “楚大夫此行是趙將軍所託,趙將軍一番深情,本王深受感動,豈會打擾?”越王連稱不敢。

 兩國對陣,吳國的盟友無人問津,晉國公室也不聞不問,趙氏竟派家臣前來,越王著實吃驚。趙氏新喪,仍然心繫盟國,越王先是吃驚,接著是大受震撼。

 吳國已是奄奄一息,他國避之惟恐不及,生怕因為搭理吳國把越國得罪了。雖然晉國是大國,勢頭卻大不如前。若是趙鞅本人前來,還可說是念在昔日與吳王一面之緣的情分再加盟誓在先,特來盡盟友之誼。

 趙毋恤跟此事毫無干係,卻千里迢迢的派人面見吳王,真是讓越王對這位趙氏新主刮目相看。這是要做出頭鳥,毫不顧忌流言蜚語,可見他是個性格強勢手段強硬的人。未來,晉國的卿族之爭,絕對是場硬仗,越王如是想。

 “吳國對越國多有冒犯,聽聞大王親征,中原莫不欣喜,惟恐大王不能得償所願。家主之所以遣在下前來,乃是老將軍遺命在身,不得不來。”楚隆之所以把來的理由說得如此勉強,其實是想降低越王對趙氏可能產生的反感牴觸。

 如今的越國,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將來勢必會在中原遊走,光芒四射。今天諸侯國對吳國的不聞不問,不就是因為對越國畏懼嗎?否則,依照盟約,魯、晉、衛都要出兵支援吳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