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0章 塵埃落定(2)

 身為趙鞅親自任命的輔佐少主的“顧命大臣”之一,董褐已經辭去朝中職事,一心輔弼趙毋恤。他跟楚隆一道,一左一右,一內一外,擔任趙府家宰。他們職責分明又有交叉,趙府的大事要二人共同拍板才能定案,若是二人意見不和,則上報趙毋恤定奪。

 上次在集市遇到趙毋恤時,他只育有一女,幾年後又喜獲麟兒,湊成一個“好”字。

 依他跟隨趙毋恤幾年的經驗,但凡他吩咐過再三申明的事情,絕對是不容質疑要求絕對服從的。所以,他雖驚訝於趙毋恤要參與孩童遊戲,也對自己將要參與其中手足無措,仍然提醒自己:務要全力以赴!

 兩個大男人的對決正式開始。

 趙毋恤不必說,蹴鞠高手再加多年體力勞作,早就練就一身肌肉。雖然無法跟現代健身房的器械加上教練的科學指導再輔以營養師的配方練出的六塊腹肌相比,但是他體力過人,身體靈活,加上個子高,手長腳長,“雞仔”處境堪憂。

 董褐是趙府的文膽智囊,對內為主,經常為趙毋恤謀劃定計,運籌畫策。他跟趙毋恤一般高,卻非文弱書生。父親董安於對他的教誨,除了熟讀史書兵法耳提面命,農事耕作也再三叮囑,不可懈怠。

 在董安於看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無用的書生,只有衣食無憂的貴胄子弟才有資格做這樣的人。書香之家,雖以讀書為主,卻不能忘食從田地出。時常勞作,提醒自己感恩惜福,才能腳踏實地,避免浮躁膨脹。

 跟趙毋恤的勁瘦黝黑不同,董褐的身材健壯魁梧,若是真的跑動起來,他的體力跟趙毋恤應該不相上下。

 是騾子是馬,一遛便知。

 遊戲一開始,趙毋恤左突右擊,董褐隨著他的節奏奔忙,“雞仔”們很快便體力不支,連連被捉走幾隻,送入“鷹”嘴。隨著“雞仔”數目的減少,隊伍變短,形勢開始逆轉。

 究其原因,董褐開始用腦子思考對策也是功不可沒。他發現,趙毋恤的移動是有規律的——最初身體移動的方向是故意誤導,眼睛表露的才是他的最終意圖。發現這個重大機密後,他不再隨趙毋恤起舞浪費體力,而是先發制人,打亂他的節奏。趙毋恤的身體和眼神的背離被攪亂,節奏開始由董褐掌控。

 他們的遊戲規則中有一條:若是老鷹一刻鐘內捉不到一隻“雞仔”,母雞一方則得一分。這樣做的原因在於,這個遊戲的一開始,對老鷹顯然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