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1章 正面相遇(1)

 “成大功者,不謀於眾;謀大事者,藏於心,行於事。”智瑤走回原來的座位,坐穩之後說道:“趙毋恤要滅代國,事先知情者絕不超過三人。他姐姐的死,並非完全是預料之外。他早已打定主意,無論犧牲誰都在所不惜。”

 古代女子被“三從四德”的思想灌輸,一日三餐,當作必須品攝取。年深日久,思想被禁錮,根本不知枷鎖之外是怎樣的世界。趙如湘也不例外。她的獨立堅強只是那個時代的堅韌早熟,跟現代女性自我意識崛起支撐的內心強大,敢於聽從我心,無問西東,愛我所愛,行我所行不可同年而語。

 身為長女的成熟,表現在她對自身處境的清晰認識。她是世家大族的子女,生來就養尊處優,相應的代價就是——隨時準備著為家族事業犧牲自己。愛情是奢侈品,政治聯姻才是他們的最終歸宿。

 所以,她的識大體,有格局,想在兄弟間搭建友誼的橋樑的用心,都是在為家族長遠利益鋪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已經超越普通世家的千金小姐。

 除此之外,她有一顆善良易感的心,對遲來的弟弟,因為憐憫,因為血脈相連,她願意釋出誠意,接納他,而非一味鄙視排斥。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的身上有大女子的格局,甚至有些男子漢的胸襟。

 可是,無論如何,她不可能脫離那個時代,那片土壤。

 若是她完全把自己當作臥底的細作,使命完成,回到趙家繼續生活即可,毫無心理負擔無牽無掛。但是她不是。她是代王明媒正娶的妻子,二人共同生活,有兒有女。她投注了感情,奉獻了青春,孕育了後代,她跟代王已經是一家人,無關趙家要吞併代國,還是代國有一天要南下吞趙。

 如果獨活,她就辜負了丈夫。若要指責弟弟,他是為趙家開疆拓地,職責所在,何罪之有?若非突襲,而是大兵壓境,代國也非趙家的對手,死於陰謀還是戰場廝殺,方式不同而已,終究難免一死。

 從這個角度來看,趙毋恤已經是以最小的傷害達成自己的目的,避免了普通士兵和平民的大量傷亡。

 身處那個時代的男子,應該都能預見到趙如湘只有一死才能周全夫妻情義,平衡家族利益。也就是說,只要趙氏滅代之心不死,她是沒有活路的。從前是時機不成熟,她被當作維持兩家關係的和平大使而嫁,如今既是到了一決雌雄的時候,只能撕破偽裝,亮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