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52章 餘韻綿長(4)

趙毋恤跟王子期接下來又賽了幾輪,無論是交換馬車還是更換馬區,贏家始終是王子期,心高氣傲的趙毋恤十分沮喪。

 

“肯定是您有所保留,沒有把駕御的全部技能傳授與我。”輸了太多次,挫敗感太強,趙毋恤很是灰心。

 

“所有技巧絕竅毫無保留,傾囊而授,哪敢存半分私心?”王子期是名揚天下的御馬者,請他教授馬術的大都非富即貴,即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能請得動的。

 

他之所以肯收趙毋恤為徒,主要原因是趙毋恤重智尊賢,讓他頗受感動。再者,兩人很是投緣,一見如故。既然相互欣賞,肯定會坦誠相對,哪會像貓教老虎還留一手呢?

 

“那是為何?莫非在下天資愚鈍,註定無法成為駕車高手?”趙毋恤更困惑了。從小到大,他引以為自豪的就是出色的動手能力和過人的武學天賦,騎馬、射箭、使刀弄棍、蹴鞠、投壺都難不倒他,怎麼四匹馬連在一起他就玩不轉了?

 

“宗主是我見過最有天份的武學天才,區區戰車豈能難倒您?”王子期由衷的說道。

 

據王子期多年閱歷所知,像趙毋恤這種家世顯赫的貴族公子,他們之所以學騎射駕御,要麼是方便沙場征戰,要麼純粹玩樂消遣。目的不同,結果自然也不一樣。前者很可能成為猛將驍騎有拿得出手的赫赫戰功。後者則態度吊兒郎當,純粹為了滿足與朋友鬥樂的虛榮心,技藝也很難提升。

 

趙毋恤屬於前者。他是帶著必勝的信心和決心來學習,謙虛耐心,全情投入,勤學好問,最難得的是他悟性極高,一教便會。

 

“難道師傅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趙毋恤一臉狐疑。他的直覺告訴他,王子期一定知道原因,只是故意不說,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賣關子他又猜不透。

 

“原因很簡單。”王子期笑了笑,停止作弄這個氣餒的徒弟。“駕御的精髓在於,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將軍在這一點上偏離了,所以屢次落敗。”

 

“何謂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

 

“馬身與車協調統一,御手的心跟馬在一起,如此,馬兒才能跑得又快又遠。”王子期娓娓道來。“前者易,後者難。”

 

“難道是因為弟子心不在焉?”趙毋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