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60章 中牟之重(4)

齊國呢,滅萊之後東遷的牟人依然對冶煉技術如痴如醉,不忘舊業,日益改進,不斷進取。煙臺福山古現的牟子國故城、牟平冶頭冶鐵遺址等,都是牟人與冶鐵密切相關的證明。

 

總而言之,牟人所到之處,都有鑄造煉製鐵器的痕跡,已是確定無疑。

 

由此可見,中牟的督工監督的並非普通手工藝品的製作,而是鐵器鑄造。它關係著武器的產出,甚至關乎晉國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否。

 

回到任登舉薦的這個胥己,若是他生在這個年代,只要把履歷表看完,絕對沒有哪家公司會通知他面試。

 

雖說書上有寫“英雄莫問出處”,可是真實的世界卻是——家世優渥是可以加分的,甚至是決定性的。

 

據說,美國某家投行曾被美國司法部以行賄的罪名重罰。原因就是,他們在中國區招聘員工時,對出身顯赫者大開綠燈,以便利用這些員工的社會關係換取油水豐厚的項目。

 

通常,他們會給這些已經篩選過的面試者一張紙,讓他們寫出他們能聯繫上的一定級別的大人物的姓名、電話號碼,並且讓他們立馬打通這個電話,能跟對方聊天閒談並能敲定吃飯時間作為跟對方關係密切的證明。

 

只要通過這個測試,立馬錄用。至於業務能力、語言水平、智商情商測試,一概全免。

 

由此可見,出處是講究的。

 

回到正題。這個胥己出身寒微也就罷了,還曾因滋事打鬥吃過半年的牢飯。這個可是大忌。蹲過大牢的人怎能作為管理者?若是讓平民百姓得知,豈不是要笑掉大牙?

 

雖然他被推薦的職位並非直接跟平民接觸,可是再怎麼著,找個身家清白經歷單純的不好嗎?為何偏偏要挑個有前科的人呢?

 

兩大謀臣正是為此犯嘀咕。

 

當然,趙毋恤並非一無所知。他跟任登面談過,胥己的經歷他都瞭解,也知道問題所在。

 

“若是胥己本人向本將軍自薦,我可能不會接見此人。可是——”趙毋恤話鋒一轉,看看站在右側的董褐、張孟談,緩緩說道:“既有任登大力保薦,本將軍信得過他,對他的眼光深信不疑。”

 

“將軍這是愛烏及屋。”張孟談說道。

 

“是這個理。”趙毋恤大方承認,“若是新稚狗到本將軍面前誇下海口,說他一定能把狄人打得落花流水,本將軍一定把他趕出去,絕不會讓他擔此重任。”

 

“為何?”輪到董褐糊塗了,難道是看在他與新稚狗的情分,宗主才不得不給他留個情面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