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0章 原來如此(2)

“如果屬下所猜不錯,智氏以公室名義索要萬戶邑,並非為輔助公室稱霸諸侯而用,不過是中飽私囊強大智氏巧立明目罷了。”段規娓娓道來。“四卿之中,韓氏最弱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智氏第一個開口的對象正是韓氏。”

 

“若韓氏不給,智氏為之奈何?”

 

“師出有名,開啟戰端。”段規輕輕說道。

 

“可向魏氏、趙氏借兵,合力討伐智氏。”韓虎反駁道。

 

“韓、魏、趙三家,以趙氏實力最強,趙氏宗主行事最是剛硬,三番兩次被智氏羞辱卻都忍氣吞聲,為什麼?”段規問道。

 

“這——”韓虎一時語塞。

 

“無它,只因實力懸殊,不具備與其抗衡作對的能力,只能暫時隱忍。”

 

“三家聯合仍不敵智氏?”韓虎不甘心。

 

“三家雖是世交,三位宗主又都志趣相投,可是——”段規話鋒一轉,清清嗓子說道:“三家畢竟是三個姓氏,來自三個家族,是否同心同德要與智氏決一死戰?可曾立下誓言?又或者有過類似謀劃?”

 

韓虎搖頭。

 

“既然沒有達成共識,便是默認四家和平共處各自守好自己的本份。若是宗主發起聯手抗智,便成作亂的禍首。到時,身為正卿的智瑤就能以此為由將韓氏的領地采邑全數充公作為懲罰,說不定宗主的大位都難保。”段規仔細分析道。

 

“若是如此,便是重蹈士氏、中行氏的覆轍,韓氏將永無翻身之日。”韓虎一臉惆悵。

 

“正是。”段規繼續道:“而今,三家聯手都未必能贏智氏,更何況人心不齊。若是另外兩家臨陣怯場倒打一耙,韓氏的犧牲成就的就是他們的強大。到時再想回頭已是無路可走,悔之晚矣。”

 

“難道就聽任智氏予取予求?”韓虎十分憤慨,分析來對比去,竟得出這樣的結論。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段規的神情也是相當無奈。

 

“若是我將智氏勒索一事告知魏氏、趙氏,三家都不給地,智氏難不成同時討伐三家?那他豈不成了為首禍亂者?”韓虎又問。

 

段規搖搖頭。“智氏先問宗主,已是預先謀劃好的計策。若是以公室之名,應當在朝堂之上當著國君和眾位大夫的面公之於眾,何必私下派人,偷偷摸摸遮遮掩掩?所以,智氏一定不會讓三家有合謀的機會。”

 

“此話怎講?”韓虎犯糊塗了,智氏如何阻止三家會面?若是三家一定要合謀圖智,他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