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70登門有目的




“哎呀!我說哥嫂,遠的不說,你們剛才不都是誇、子因有出息嗎!我看就不必捨近求遠了,這孩子跟靜兒倒也挺般配,這一個現成的樣板胚子,大哥、大嫂以為如何?”



神華宮主聞言一怔,隨即起身走了幾步,少頃停下來,鄭重謂親妹子易皙:



“子因雖然聰慧,也曾隨我學過近一年的功夫,但後來改宗,隨夫人習文、不再言武,想必已荒廢殆盡,雖不敢說弱不禁風,恐怕手中、也騰不出多少力氣,就算妹妹、妹夫不介意,我那外甥女‘大丹馳騁、霹靂縱橫’,武藝連我這做舅舅的,都自嘆弗如,當真願意攜手一介書生?”



而後易文宗轉眼、直接望著外甥女,神色謙和、語氣平靜問道:“九姑,你跟舅舅講,你娘說的,可是你的心裡話?”



神華宮主所說的‘大丹馳騁、霹靂縱橫’,是指羅浮山的獨門內功大丹功、和威猛霸道的霹靂指。



這話一下子使安靜腮頰飛紅,頗不自然摟住母親的臂膀,低著頭細細答道:



“我聞古人言,夫妻之道合乎陰陽,倘一文一武、或可長短互補,舅舅、舅母文武兼容,相得益彰,正是我們做晚輩的楷模!”



安靜沒有正面回答,卻是大讚神華夫婦伉儷情深、動靜相宜,倒是讓易文宗不曾想到。



易夫人聽罷盈盈頷首,見狀對神華宮主說:“宮主,我們羅浮山的九姑娘,早已經胸有成竹,以無塵看來,甥女不止武功逾越乃舅,這膽氣見識,也絲毫不輸你、我同輩人物,誰說女子不如男?!”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輩更比一輩強,好!好!好!”神華宮主伸出食指,邊說邊走回原位坐下。



安夫人見哥嫂把女兒誇讚一番,內心大喜,趁機借力說道:



“看來伊姐是極力贊成嘍,子因是你的徒兒,好像聽說他也沒什麼親人了,你既然是他的師父,當與親生爹孃無異,九姑的事,她舅母就多費心一些……”



安靜見母親與舅母說到這份上,雖然心裡歡喜,卻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含羞匆匆起身、不辭而別,幾人含笑接著絮叨,均不介意小輩隨意來去。



“皙妹有所不知,我那小女心兒也有此意,此前與我說起,被我良言勸止,當然,只怕一時未必聽得進,但九姑娘與心兒有所不同,子因因親友罹難,早年厭惡仇恨契丹人,並因此與心兒、丹丹鬧了一些不愉快。雖說後來棄武從文、心性大改,與心兒等好合如初,儘管他如今長大、明白事理,不介意過去、也不反感契丹人,但尚未到能娶、契丹姑娘為妻的無上之境。”



“哎呀!原來,其中還有這些、多餘的磕磕碰碰,這孩子真是太難為他了……”



易皙之前只知道,木子因父母雙亡,也正是因為木子因的緣故,在姑射山她若不細問,哥哥嫂嫂自然也刻意、不提契丹的人和事,而今聽來不免感慨。



“外甥女與小徒子因,以無塵看倒是可以撮合,二人雖不是青梅竹馬,卻也相知往來有時,只要因兒終身未定,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子因兩年未歸,孤身在外,不免多添變數,皙妹過後、當予九姑娘言明,好有心理準備,不至於他日事出有因,鬧得驚慌失措、悲悲切切。”



易夫人的一席話,說得安夫人含笑點頭。



其後,三人又說到去羅浮山的時間,因世外真人五十壽誕,定在六月初六,考慮到路途遙遠、天氣嬗變等意外阻滯,因此最遲四月底就得動身。



在姑射山,安定只停留數天,就打道回府,皆因世外真人、另有安排,事後安靜聽母親說,木子因早已外出京都,遊學兩年未歸。九姑娘內心極不安靜,當時就嘀咕著,說要去東京玩玩看看,好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安夫人如何不知女兒的心思,當即再三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