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政史課

 “同學們,今天的這堂課有些特殊,我們不講書本上的死知識,來講點最近發生在大陸上的一些時事......”

 講臺上,政史課老師兼班主任賽琳娜朗聲說道。

 “巴托里亞王國,不知同學們是否有印象,我在課上講過的......”

 “巴托里亞王國位於大陸東部,首都丹傑位於都庫什山南麓......是一個奴隸制奴隸主專政國家......常受周邊各國的接濟與制約......”

 當即就有學生回答賽琳娜的問題。

 “嗯,書背的不錯,不過那些書上所記載的一切,都將重新改寫。”賽琳娜說道。

 “就在前段時間,巴托里亞爆發了奴隸起義,丹傑城曾一度被攻佔。”

 這事早就傳遍大陸了。

 “而最新的消息是,巴托里亞正式宣佈獨立,將由奴隸制逐漸轉變為民主制,這意味著什麼,有同學可以回答我嗎?”

 “意味著巴托里亞再也不會有奴隸了嗎?”一個學生回答道。

 “......不是,一看就是沒好好學,下一個。”

 “奴隸制轉民主制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這其中,或許會有一段二者共存的時間......”有明白的學生回答道。

 “對了,就是這位同學說的那樣,目前大陸上尚未出現真正的民主制政體,奴隸還將長久留存於各國,但是巴托里亞絕對是第一個公開立法保護奴隸權益的國家。”

 “也就是說,現在的巴托里亞,奴隸不再是可以肆意壓榨和剝削的階層,更像是一種簽署僱傭合同的勞工......”

 賽琳娜解說道。

 “可是老師,這樣不還是說明巴托里亞的起義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嗎?奴隸依舊存在,壓迫也一直存在。”臺下有人質疑道。

 “這位同學的質疑不無道理,但是曾經的巴托里亞,奴隸人口占總人口的九成......如果一夜之間將奴隸制徹底廢除,那麼這九成的民眾何去何從?與其那樣,不如先立法保護大多數人的權益,再徐徐圖之。”

 “而且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同學,這次的巴托里亞起義取得了非常的成效,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想。”

 “即使是五國聯軍圍剿,最終也沒能將起義軍消滅。”

 賽琳娜還記得剛剛得到消息時的那種震撼。

 “可是老師,據說巴托里亞歷史上曾爆發過大大小小數百次奴隸起義,那為什麼這一次偏偏就成功了呢?”一個略有研究的學生問道。

 “沒錯,巴托里亞歷史上確實爆發過數不清的奴隸起義,也全都失敗了,這也是我今天要說的第二件大事。”

 “這次的起義軍,可以說是如有神助......”

 “他們遇上了百年難遇大雨,雨水沖垮了都庫什山,將山腳下的巴托里亞軍隊和巴托里亞國王盡數埋葬,故而丹傑城被攻下。”

 “他們遇上了英明的領袖,此人名叫伊萊文,出身不詳,他果斷放棄了丹傑城,帶領大批奴隸轉移到了多羅克邊境的一座孤山之下,佔據地形優勢,以逸待勞,修築城寨,坐等聯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