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韓洲積極認錯,死不悔改

 哀怨在眾多世家子弟的眼底流轉,卻無人敢將抱怨說出口。

 眼前這位可是三朝帝師,當朝一品太傅,這滿洛安叫得上名號的人,都以能得吳辭修一番教誨而驕傲。

 謝南星拿到考卷先是從頭到尾看了一眼,便抬手握住毛筆。

 題並不算難,沈燼墨教他的那些已經夠用,但最難的就是征服手裡的這支毛筆。

 韓洲將所有題看了一遍,將自己的大名寫到考卷之上,撿著自己會的幾個答完,又一次成為第一個交卷之人。

 吳辭修將韓洲的試卷批完,手剛握住戒尺,韓洲的手已經伸出。

 積極認錯,死不悔改。

 想到吳太傅的力氣頗大,韓洲又有些慫:“太傅,您可否打輕些,學生這個春節受的傷有些許多。”

 一雙眸子生得圓而大,求饒之時容易讓人心生憐憫。

 但顯然這一招對吳辭修無用。

 戒尺握在手裡並未落下,吳辭修靜靜審視了一番韓洲,將韓洲叫出課堂。

 戒尺不留情面地落在韓洲手上,疼自然也在韓洲身上,但這驚嚇恐懼,全部傳到了正抓耳撓腮答題之人的心坎。

 這十戒尺下去,就算不是皮開肉綻,這手也必然腫成白麵饅頭。

 韓洲受了戒尺,拱手朝著吳辭修道謝:“幸苦太傅,學生今年自當勤勉好學。”

 “韓世子。”吳辭修將戒尺握在手中,背手而立。

 “請太傅指教。”韓洲雖不愛念書,但對吳辭修的敬仰卻做不得假。

 眼前之人文能安邦定國,武亦能在兵臨城下之時,率領前朝將士抗戰到最後一刻。

 兵敗之後,攜一人之骨灰歸園田居,當了個鄉野夫子。

 是先帝屈尊三顧茅廬,才將吳辭修請出山,成了大夏一朝太傅。

 “韓世子喜武不喜文,若韓世子日後只想當一個普通的士兵,倒也不算什麼大事。”

 “可若要當一軍主帥,身先士卒自當重要,但用這裡。”吳辭修用戒尺點了點韓洲的頭:“才能守得住疆土,護得住三軍,雪得了國仇家恨。”

 “匹夫不可奪其志,三軍不可奪其帥,韓世子日後意欲為何?”

 十三歲,已經不小了,若忠勤侯願意,韓洲早就已經入軍營開始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