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越滄海 作品

第四百七十八章 無相真經


  一個月之後。

  秦越已經將石臺上的大部分佛經讀完。只剩最後一部刻在石臺頂面上的《無相真經》。

  秦越知道,此經正是萬佛山的無相佛祖所著。

  據說三千年前,無相琉璃菩薩在菩提樹下枯坐參禪四十九年,他一朝頓悟,以手代筆,在菩提樹下寫出《無相真經》,此後無相菩薩也隨之成為當世的無相佛祖。

  這部《無相真經》,顯然就是佛祖對闖關者的終極考驗。

  秦越盤膝坐定。開始細心參悟經文的每一句話。時間也在此間緩緩流逝著。

  《無相真經》共一百零八句。乃是無相佛祖對佛法從不同角度的闡述。秦越先前也聽說過,佛門弟子需修行到五乘尊者境界才能接觸《無相真經》。過早接觸此經文,反而無益。

  此經的第一句,便解釋了其中緣由。

  佛祖最先論的是一個“空”字。

  在無相佛祖看來,“化有而無則為空”。若事物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則無從談其空。

  譬如說,這個世界在將來的某一天消失後,天地則為空。而如果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出現過,那就是“無”。

  所以萬佛山弟子想要修這一個“空”字的前提就是“有”。他們需要先積累功德,一步一個腳印提升修為,至少要達到尊者境界,有了一定的佛法基礎後,才能來悟這“無相”二字。仟仟尛哾

  真經的第二句闡述的是一個“相”字。

  第三句說的則是“生”,第四句說的乃是“死”字。

  秦越將一百零八句全部讀完之後,忽然覺得自己的身體化虛,彷彿失去了實體。

  光是淺讀,便能對他這位大修士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若要深悟這《無相真經》,他如何還能站在佛門外靜看佛法?

  秦越深知,自己如果放開心神,沉浸在此佛經之中,就一定會被無相佛祖送入空門。這不是他的揣測,而是作為一個大修士的感知。也可以說這是他清晰的危機預感。

  無相佛祖的佛法修為太高了。以一位佛祖的入境佛經來度化一個化神修士,簡直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