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418章 五虎上將美名傳

“朕必銘記諸位之功,亦不忘為漢家江山社稷,不辭勞苦、不懼生死之流血犧牲。故而,朕借大朝會之機,決定封賞天下,以撫軍心、民心。”

大宋第一階段的北伐已經結束,並且取得了重大勝利,也達到了北伐伊始所制定的戰略目標。

於此時封賞文武百官、三軍將士,意義非凡。同時,亦可為下一步宋軍跨越長江、直取大都鼓舞士氣。

趙昺話音甫落,殿內殿外文臣武將皆目光熠熠,滿懷期待。

升官發財,人之所求,何時皆然。何況在封建王朝,這種觀念更是深入人心。

加官晉爵和趙昺的整頓吏治並不矛盾。

陸秀夫、文天祥以及張世傑等人還算淡定,這些人早已經位極人臣,就算是封賞,也不會有太大的賞賜空間了。

而那些中下級官員、將領們則表現的非常期待。

“李公公,宣旨吧。”趙昺看著眾人期待的目光,不想過多耽誤時間,直接對李邦寧說道。

“臣,遵旨。”李邦寧道。

此刻,李邦寧成為文武百官注視的焦點。

但見,李邦寧走上前面,小心翼翼地打開手中早已經準備好了的聖旨。

“自端平元年以來,蒙古背信棄義,撕毀和約,悍然入寇。六十五年來,我朝數以百萬之軍民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不畏生死,前赴後繼,堅決抵抗蒙古、偽元的進攻。無數大宋英雄兒女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烈之歌……”

聖旨很長,從宋理宗開始說起,一直說到趙昺即位以來,跨越時空整整六十五年之久。

期間,杜杲、孟珙、餘玠、王堅、張珏、李芾、李庭芝、姜才等等,一個個英雄人物被重點提及。

為了表彰這些為國捐軀的高級將領們,趙昺特意在聖旨中一一追封為公爵或侯爵,並分別重新賜予諡號。

聖旨中特別提到了江萬載江家一門,這一幕令大殿之內的已經六十歲的江鉦極為動容,其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平復。

第一份聖旨就這樣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宣讀完畢。

緊接著,李邦寧又拿出第二封聖旨,如果說第一封聖旨是追憶英雄的話,那麼這第二封聖旨便是對文武百官功績的一種肯定和鼓舞。

“封陸秀夫為忠國公,封陳吊眼為成國公,封蘇景瞻為越國公,封謝洪永為昌國公,封江鉦為護國公……”

陸秀夫作為左丞相百官之首,聖旨中自然將其放在第一位。

由於趙昺幼年時期先被封為信國公,故而這次封賞是沒有信國公這個爵位的。

文天祥早在趙昺剛剛登基之時便已經被冊封為信國公,這一次的趙昺則趁這個機會把文天祥的信國公改封為文國公。

至此,祥興皇帝趙昺一朝再無信國公一說。

張世傑的情況也類似,早年被封為越國公,這一次也被趙昺改為武國公。

一文一武兩位國公,足見趙昺對文天祥和張世傑的信任之深。當然,趙昺之所以如此,亦有個人情感因素,對這二人心存崇敬。

其餘將領論功行賞皆有賞賜,甚至連丁權都被封為高要伯……

第二封聖旨宣讀完畢,端坐在龍椅上的趙昺有點不淡定了,再一次想到是否應該給自己封個“威武大將軍”的頭銜……

就如同明武宗那般……

“忍住,憋住。”趙昺暗道。

第三份聖旨才是最關鍵的,也可以稱之為壓軸大戲。

“封文天祥、張世傑、陳吊眼、蘇景瞻、謝洪永為五虎上將軍!”就在趙昺有些走神的時候,李邦寧的聲音再次響起。

“五虎上將”在趙昺這個時代尚未問世,陳壽當年作《三國志》的時候,並沒有提出五虎上將這個概念。

但關、張、趙等人的生平事蹟早已經流傳甚廣,並且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演變。

到了元朝史話本《三國志平話》中,首次提出“五虎上將”這個概念,也為明代《三國志通俗演義》提供了創作源泉。

而趙昺只不過把這個光榮的稱號提前拿出來使用罷了。而且趙昺也不會去嘗試改變人們千百年來形成的思維模式,這僅僅是宋朝的“五虎上將”罷了。

而且,“五虎上將”只是一個稱號,一個榮譽稱號。並不涉及到官階、品級等等。

“欽此,謝恩!”

隨著李邦寧聲音落地,三卷聖旨終於讀完了。

“臣等謝陛下聖恩!”群臣拜道。

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賞賜大朝會,除了給文武百官們加官晉爵之外,還有著不菲的物質獎勵。

受賞人數頗多,甚至是一些表現極為突出的大頭兵也得到了相應的表彰。

這些在戰鬥中表現得極為勇敢的大頭兵們,無外乎斬將、奪旗、陷陣、先登,等等。

這些行為在軍中絕對屬於立下大功的存在。

然而,由於這些人的出身問題,註定了他們自己這一代是不可能位列朝班的。

所以,如果沒有好的出身,如果從一名小兵開始做起的話,即使有出色的軍功,最終能做到中級軍官都已經差不多頂天了。

但無論如何,這都不妨礙趙昺對他們的封賞,更不會影響軍中士卒將他們視為榜樣,爭相立功的決心。

這已經足夠了。

在群臣一片謝恩聲中,趙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話很多,無非就是說大宋北伐事業能取得如此輝煌成就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然後便是鼓勵大家繼續將北伐事業進行到底。

隨著趙昺的演講,這次大朝會也被推向了高潮。

“官家,外國使臣在殿外候旨,是否接見,請官家定奪。”李邦寧走過來,輕聲道。

“哈哈,宣外國使臣覲見。”趙昺冷笑道。

遙想當年,趙昺在瓊州的時候,別說外國使臣了,連個毛都沒有,如今大宋國勢日益強盛,這些外國人又舔著臉全來了。

既然來了,趙昺也不能端著架子視而不見。

“宣外國使臣覲見……”小太監們口口相傳,向更遠處傳遞著趙昺的旨意。

最先覲見的是占城國的使臣了,不管怎麼說在趙昺最困難的時候,占城國賣給了宋朝大量的糧食。

雖然是花了錢購買的,但至少人家肯賣給你。

就衝這一點趙昺對占城國使臣的態度還是非常友好的,同時回贈也是最豐厚的。

“高麗王國進獻珠寶十箱,金珠一箱,高麗參一箱……”小太監們拿出手冊高聲念道。

一番“噓寒問暖”之後,趙昺便將後世的這棵泡菜給打發了。

“倭國使臣佐高丸騰覲見……”

趙昺撇著嘴看向李邦寧,這特麼什麼狗名字。

感受到趙昺目光的李邦寧脖子一縮,表情極其複雜,暗道:“這跟我沒有關係啊。”

“噗嗤……”不知道哪位大佬忍不住笑出聲來。

“肅靜~”

李邦寧看著嘻嘻哈哈的朝臣們,清了清嗓子,高聲道。

“倭國使臣,佐高丸騰拜見大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佐高丸騰膝蓋一軟,跪倒在地,大禮參拜道。

“你叫啥?高丸騰?”趙昺盯著跪在地上的小日子問道。

“回大皇帝陛下,外臣叫佐高丸騰,不叫高丸騰。”

“哦,隨你哥哥吧。你們倭國這次遠道而來,不知給朕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這下讓小日子國使臣搞不會了,不是剛剛才有人唸了賀禮麼。

不過這位有點疼的傢伙不敢造次,跪在地上連忙說道:“外臣,奉舔蝗陛下旨意,特為大皇帝陛下帶來倭國美女一百名,都是漂亮大大滴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