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老三 作品

第172章 歪風漸起

 無獨有偶,童益民也面臨著和陸勇差不多相同的問題。他出身軍伍,不比陸勇在朝中根深蒂固,這會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在郭炳生適時的出現了。 

 郭炳生道:“大人,為今之計,只有把民團拉進來,把蘇聖平拉進來才好說話。” 

 童益民道:“先生說具體點。” 

 郭炳生道:“海盜來之前我們就正式下文要求民團到府城來協防的。但是民團那邊卻抗命不來。所以大人完全可以說自己原本已經做好周密部署,要讓自己的嫡系守在城門,民團放置在東北門方向,屆時準備夜襲海盜,但是由於民團抗命不遵,才導致大人的計劃落空。然後大人再強調一下,本地官軍是本地人,完全不聽從您的命令,才導致大人指揮不靈。這正是以東南黨之矛攻其之盾,有了前面民團抗命的事實,朝中的大人是願意相信您指揮不了本地的老爺兵的。” 

 童益民聽了一直點頭,這個說法還真說的過去,尤其是有民團抗命這個事實在,蘇聖平和民團就是跳進大海都洗不清。只要陷入黨爭,到時事實就不重要了,從皇帝調派自己和陸勇到泉州來看,皇帝似乎也會支持自己。最後哪怕還是要追究責任,估計也是調職了事,就不用像劉錦文一樣,黯然離開了。 

 郭炳生為了堅定童益民的信心,暗惻惻的說:“大人,今日屬下碰到知府大人的幕僚,聽說知府大人也要拿民團抗命這件事情來做文章。大人如果上書,和知府大人的奏章兩相驗證,豈不是更加坐實了民團的罪。”童益民讚賞了看了郭炳生一眼,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乾脆就讓郭炳生現場寫奏章。他不是文人,奏章的內容也是按照郭炳生剛才所說,簡單描述了一下事實,除了自己事先制定過和民團夾擊海盜這一事實是虛構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客觀事實的描述,江寧那些大人自然會腦補話外的意思的。 

 看著各自大人用印把奏章寄出,嚴年和郭炳生不由的心中鬆了一大口氣,心想辛家這一手可真毒,估計是陰險的辛利國和熟悉江寧官場的辛利強一起謀劃的,從一開始的謀劃、佈局,到驅使自己進言,可謂環環相扣。這是戰場上沒有打敗民團,要在戰場外打敗民團了。要怪只能怪那民團抗命,自己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動動嘴,那前後五千兩的銀子也算好拿。 

 時間到了十月中旬,海盜的事情已經淡出民眾的話題,除了兩個城門外的百姓依然無家可歸。但是在復興工業園、幾大世家招募工人、商社夥計的情況下,已經漸漸好轉。只要不是懶惰,相信不用太長時間就能恢復原來的生活。 

 蘇聖平回到崇武后,還是派侯望樓去了一趟府城,說是此次海盜也襲擾了崇武,同時給知府和防禦使塞了不少銀子,侯望樓回來彙報說已取得兩位大人諒解。就不再當回事,致力於民團隊員的補充和改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