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羅小飛 作品

第60章 劉備求曹

 劉備這次準備親自出馬他希望親自勸說曹操下手呂布。他已經逐漸討厭起來呂布了。在三國群雄之中,劉備的創業歷程算是最為艱難的。雖說劉備頭頂著中山靖王之後這麼一個宗室子弟的招牌,但是這個頭銜在當時並不值錢。不誇張地講,像劉備這樣的宗室子弟,在當時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由於家世背景一般,導致劉備的起點非常的低,其人生中的第一個官職安喜縣縣尉,是靠著在戰場上和黃巾軍拼命換來的。相較而言,袁紹、曹操這些人可就舒服多了,作為洛陽城的青年才俊,隨隨便便都是一個校尉。

 當然,如果僅僅是起點低也就罷了,再低還能低過朱元璋?人家開局就一個碗。

 劉備最令人同情的乃是他的坎坷經歷,其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失敗中度過。從公元184年參軍鎮壓黃巾時的初出茅廬,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勝利後的大業初成,劉備在這亂世中摸爬滾打了整整二十四年,所謂大器晚成,不過如此。期間不斷的異鄉漂泊,不斷的寄人籬下,經歷不知多少次生死危機,妻離子散。若論創業歷程之艱辛,三國群雄無出其右。

 在劉備數十年的創業生涯裡面,徐州那幾年估計應該是最為傷感的一段回憶。公元194年,距離劉備開始創業的第十個年頭。劉備接過了陶謙的位置,入主徐州,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徐州之主的身份,要知道當時的曹操手中也就一州之地。

 對於劉備而言,之前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給別人打工,沒有自己的地盤,只能寄人籬下。在那樣的境地下,實在難成大器。如今擁有了自己的地盤,才算是真正走上了人生的正軌。

 不過很可惜,以上這些都只是表面風光罷了,劉備在徐州之主的這個位置上,坐得並不安穩。沒辦法,當時的劉備基礎太差了,手中缺乏足夠的牌。劉備雖然貴為徐州之主,但他卻是一個實打實的外來戶。

 在入主徐州的前一年,他還只是公孫瓚麾下的一個小馬仔。後來是因為曹操攻打徐州,陶謙向公孫瓚求援,劉備奉命幫助陶謙抵禦曹操,這才搭上了陶謙這條線,進而在陶謙的幫助下成為了徐州新主。而這一過程所經歷的時間,其實也就一年不到。劉備是興平元年年初來的徐州,結果年末陶謙去世,劉備就被推上了主公的位置。在如此之短的時間裡面,劉備這個外來戶,根基必然不深。

 此外,劉備自己的實力也很弱。當初來徐州幫助陶謙抵禦曹操,劉備手裡也就千餘部曲和一些烏丸雜騎,即便是加上了陶謙給的四千丹陽兵,其手中兵力也就五六千人而已。這點兵馬,在群雄林立的北方,可以說是不值一提。

 所以當時的劉備在徐州,是屬於那種既沒有實力,也沒有資歷的存在。雖然在名義上他劉備是徐州的話事人,但真正掌控徐州的其實是本土的豪強士族團體,即糜竺、陳登這些人。正是有著他們的支持,劉備才能夠在徐州站穩腳跟。

 如果把徐州比作一家大型企業,劉備的身份就好比一個高級經理人,而糜竺、陳登這些徐州本地的士族豪強才是徐州集團的大股東。劉備和他的團隊,是被徐州本土的這些士族請到自家地盤上,幫助他們打理產業。通俗點講,劉備雖然坐上了徐州之主的位置,但他實際上還只是一個打工仔,徐州並不是他說了算。

 當然了,像劉備這種情況,在當時的漢末群雄中其實並不罕見。之前曹操入主兗州的時候,也是依靠陳宮、張邈等一眾兗州士族的支持,其身份處境與後來的劉備可以說是相差無幾。曹操後來憑藉自己超強的業務能力,不僅成功在兗州站穩了腳跟,還以此為根基,逐鹿中原,最終完成了一統北方的大業。

 很顯然,曹操就是劉備的榜樣,只要劉備經營得當,他是有機會在徐州做出一番事業的。畢竟徐州乃是東漢十三州之一,能夠為劉備提供發展勢力的人口和資源,這可比之前在公孫瓚手下打工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