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章 第二天



            來到皇宮的朱載坖直奔陳皇后寢宮,去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這一去二十多天時間,可把他憋壞了。

第二天,大明日報刊登新聞,對皇帝的這次御駕親征進行了如實報道。

朱載坖甚至安排陳洪去軍營當“記者”,把戚繼光,還有幾個表現優秀的將士們的親身經歷和內心感受也登在了大明日報上。

這一天,大明日報的銷量蹭蹭往上漲,報紙直接被賣空了。

各大酒樓茶館的說書人也在繪聲繪色的說著故事。

皇帝的名聲在京師,九邊,還有附近幾個有報社的縣迎來了頂峰。

朱載坖此刻也明白了歷史上那些皇帝為什麼會親征,是真的能把威望拉的很高啊!

還有,受傷的將士們,立功的將士們名字都刊登在大明日報上,一時間那些人的名字也口口相傳起來。

上午宮中賜宴,給將士們又慶祝了一遍之後,下午朱載坖就召開了御前會議。

內閣大臣悉數到場。

朱載坖給說了對朵顏衛的那些對策,他們都十分贊同皇帝的手段。

只有兩件事比較有爭議。

一個是那些人質。

高拱覺得,這些人可能在京師鬧出事,畢竟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習俗都大不相同。

楊博是從軍務角度出發,他十分敏感的以為這些人會在京師如果知道了朝廷國策,可能會對長城外販賣消息。

經過一陣商討之後,決定對這些人嚴密監視,並且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

而第二件事就讓內閣炸開了鍋。

就是讓這些人質家屬,尤其是小孩子們學習儒家經典,學習大明禮儀。

大部分人覺得朵顏三衛乃是蠻夷,怎麼弄能學聖人之言呢?

只有楊博,張居正,趙貞吉這三個實用主義者看到了這項政策背後的用意,表示贊成。

其中對皇帝的野心最瞭解的張居正,跟朱載坖一樣看到了這套組合拳對未來控制草原十分有力。

前面接見戚繼光他們的時候張居正就透露過皇帝的野心,這件事也確實朱載坖只跟他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