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孔 作品

第109章 反民(二)

 戚繼光聽完,若有所思。 

 身為武將的他可不是粗漢子,他書法寫的不錯,頗有學問,他知道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絕大多數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才會揭竿而起。 

 其實華夏封建歷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王朝的更迭,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土地問題。 

 剛開國那一兩代還會對百姓好一些,因為他們見識過老百姓的力量,還是有敬畏之心的。 

 但越往後的統治者,生下來就活在榮華富貴之中,就覺得壓榨百姓是應該的,合理的,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 

 那些書上的教訓對他們來說只是寥寥幾個字而已。 

 戚繼光知道,農民是不會無緣無故造反的。 

 吃飽了撐的呀?好好的地不種去造反? 

 嘿!今兒無聊,造個反玩玩! 

 根本不可能嘛! 

 於是,譚綸二人帶上幾個手下,急匆匆趕往慶陽府衙門。 

 “這個情況很少見,我們必須再三小心!”譚綸說道。 

 “我雖是武將世家,但也見識過淳樸的百姓,他們都是很可愛的人!”戚繼光嘆息道,“因此從心底裡就偏向他們,我是不相信老百姓會無緣無故造反的!” 

 戚繼光口裡的百姓,其實指的就是浙軍那一幫年輕人。 

 戚繼光在東南募兵,打擊倭寇,招的都是農村裡走出來的光腳小夥子,浙軍基本上全是由他們組成。 

 因此,戚繼光是真正見識過老百姓的可愛之處的,也是深入瞭解過他們的。 

 鏡頭來到慶陽府府堂。 

 慶陽府隸屬陝西,是陝西內比較大的一個府了。 

 王立,慶陽府知府,此刻正在府堂內坐立不安。 

 府堂內跟往日一樣,有書吏們正在整理各類冊子,有糧冊,有戶籍冊等等慶陽府的詳細數據。 

 沒人注意到王立的以往不同。 

 沒錯,他知道環縣百姓造反了,也知道那些刁民圍了糧倉。 

 但是他不能往上報,因為環縣的那些官員,他需要保。 

 無他,純粹是曾經,不是曾經,是他王立一直在拿下面的人送來的“孝敬”銀子,其中環縣知縣送的銀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