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板升城

張四維回憶著閣老臨走前的交代,面色憂愁的看向皇帝的車駕。

 

“申時行去了遼東,開始接觸邊防了,你也不能落下!”

 

“這一行好好表現,皇帝帶你去是給我面子,不偏袒任何一方,他老人家是為了朝廷平衡考慮啊!”

 

“因此,來回路上千萬不要說張閣老的一句壞話!”

 

“就給陛下表現一下自已,讓別人看看我高拱的學生也是好樣的就可以了!”

 

皇帝的這次出行隊伍,文官很少,九成都是勳貴和軍隊。

 

一萬京營,一千內軍,三千錦衣衛。

 

雖說規模不小 ,但皇帝沒有選擇黃色綢簾,金絲絨紋於車身,車頂說不上名字的一堆珠寶玉石的標準車架。

 

反而選了更舒服,更寬大的大將軍車架。

 

皇帝是要去草原開會,本來就路途遙遠,選個舒服點的車怎麼了?

 

雖然這個舉動在史官們那邊已經和威武大將軍朱壽聯想起來了…

 

最前面,是錦衣衛儀仗騎兵,穿著麒麟服,舉著軍旗,充當排面。

 

之後是三千營騎兵們隨行。

 

最後就是一群步兵和伺候皇帝的幾十個太監了。

 

走遠路,軍隊自然不可能一直披甲。

 

於是朱載坖乾脆下令,麒麟服,飛魚服的錦衣衛在前面裝裝樣子行了,其餘人在後面怎麼舒服怎麼來。

 

“陛下真是不拘小節,愛護將士們啊!”

 

車內,戚繼光撥開車簾,從窗戶看著外面道。

 

“倒也不是小禮,進入草原後,該裝還是要裝的。”

 

“長城內就不必折磨人,沿途都提前通知了,再加上這龍纛,誰會不認識我這個皇帝呢?”

 

“陛下說的是。”

 

看著書的朱載坖好不容易逮到戚繼光主動說話的機會,馬上問道,“洋人的大炮研製的如何了?”

 

戚繼光先是看了看對面的朱載堉。

 

後者閉著眼,張著嘴巴,昏昏欲睡。

 

“他都睡過去了,你回答吧。”,皇帝笑道。

 

“朕走之前聽了比利亞的,似乎是精準度…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是不是?”

 

比利亞,西班牙軍火販子。

 

皇帝昭告天下,招攬天下精通火器之才。

 

比利亞以一口流利的漢話,和朱載坖聽不懂但感覺好厲害的專業演講,入了朱載坖的眼。

 

跟著戚繼光,朱載堉一起搞火炮的仿製工作。

 

果然,他一加入,反正聽戚繼光說進度加快了很多。

 

“是,陛下。”,戚繼光點點頭,“弗朗基人的火炮,多用於海戰,短小精悍,射程遠,威力大。”

 

“大明主要是陸戰火炮,按照我們自已的火炮仿製,靈敏度和精準度自然就差了許多。”

 

“會不會是材質的問題?”,朱載坖回憶著自已那少得可憐的軍事知識,“弗朗基人的火炮多是青銅,而咱們的火炮,有一半的鐵製的!”

 

即便是到了衰落的明後期,明朝的冶鐵技術和產量,仍然吊打整個歐洲。

 

青銅火炮延展性好,不易炸膛,自然適合海戰。

 

但重量大,笨重,只能安裝在船的一側,框框亂射。

 

早期的海戰就是這樣,跟海盜火拼沒什麼區別。

 

戚繼光思考了一會。

 

“陛下說的是!鐵製的比青銅製的更輕便,如此一來,不犧牲威力和射程的情況下,也能增加靈敏度!”

 

而且,朱載坖知道,鐵製火器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很簡單,如戚繼光說的一樣,鐵製的更輕便。

 

鐵礦也比青銅更多,製造廉價。

 

“那就用鐵製的再試一試!朕覺得,無論是水戰還是陸戰,精準度不是最重要的!”

 

“嗯?”,戚繼光不解的看向皇帝。

 

“如果火力足夠大,覆蓋面廣,即便是不大精準,也是可以接受的!”

 

“大明火炮,一用擊胡人騎兵,二用守城退敵!”

 

“如果射的遠,覆蓋廣,即便不太精準,倒也可以…吧?”

 

朱載坖越說越沒底氣,因為戚繼光一張冷臉在盯著他。

 

“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你一個外行扯什麼犢子啊!”

 

然而他不知道,戚繼光不是在質疑他,那是他忙著思考時的表情管理失控。

 

就這樣過了好一會,戚繼光才恍然大悟。

 

“對啊!”,他一拍大腿,“如果是鐵製的,陸戰更好運送,方便控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