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劉知府連夜被武衛軍的人抓走,蘇州城中凡是跟他有牽扯的人都坐不住了。




誰知道自己會不會也成為武衛軍的目標。




一有不好,可是會家破人亡的啊。




天色矇矇亮的時候,自覺不好的人就不約而同地帶著重禮到餘家拜訪,奢望著餘承康能透漏給他們一些消息。




餘承康就是餘窈的大伯父,在蘇州城眾多的富商中也算排得上號。主要是餘家經營的香料等生意實在有名,蘇州城乃至周圍的城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餘家富貴雖然不假,但地位一向不能與官家相比,這次被劉知府波及到的人之所以第一時間就想到餘家,還是因為餘家突然放出來的一個消息。




餘家有一位從京城而來的貴人,貴不可言到餘承康迫不及待地昭告蘇州城的人。




據說餘家長子也向白鷺書院遞了封書信,那封書信直接驚動了書院的山長,更引得眾人好奇這位貴人究竟是何身份,和餘家又有什麼關係。




書院山長卻不是個故弄玄虛的人,三言兩語說清了貴人與餘家的淵源,“昌孝說家中來了貴客,乃是其妹的未婚夫婿,由京城而來。”




從京城而來的姻親……細心的人立刻就想到了關於餘家的一個傳聞。




餘家在三年前一同遭難的三爺與三夫人早早地為自己的獨女定下了一樁羨煞旁人的婚事。餘家獨女的未婚夫婿正是國朝超品國公如今的鎮國公之子,且為嫡已經被請封成了世子。




當時這個傳聞很是在蘇州城的上層中沸騰了一陣子,只是後來餘家三爺與三夫人一同去世,他們的獨女守孝,就沒人再想到過這樁婚事了。




然而現在鎮國公世子竟然到蘇州城來了!




傳聞竟然是真的!




書院山長的妻子洛夫人一臉驚訝,想到一年前她去餘家五姑娘的及笄宴上,汪氏竟還有將侄女嫁給劉知府的意思,喃喃道,“怪不得後來她就不提這樁事了,我記得後來聽到說有人從京城而來為五姑娘送了一份及笄禮,是一支名貴的純金翎雀釵,根本不是蘇杭這邊流行的式樣,莫不就是鎮國公府派人送來的。”




“應當不會有錯,鎮國公府屹立百年,素來為鐘鳴鼎食之家,前些年是因為餘氏女守孝他們不好表示什麼,在餘氏女及笄的時候送禮也很低調。而今餘氏女已經出了孝,年歲也到了,自然是該將人接回京城完婚了。”書院山長將餘昌孝的書信收起來,不禁出言感慨鎮國公府重情重義信守承諾。




一個喪父喪母的商戶女,鎮國公世子還願意聘為正妻,也算是世所罕見了。




“從前的餘三夫人我與她來往過,通身的氣度極好,又是太醫之女,想必她教養出來的女兒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洛夫人倒覺得餘家五姑娘並非是一無是處,到了京城起碼還有一個身為太醫的外祖父。




勉勉強強,地位也能往上抬一抬。




山長搖頭不語,自古人的身份尊卑有別,哪怕餘氏女有一個身為太醫的外祖父和鎮國公世子也差的太遠,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




不過,鎮國公府還願意承認這樁婚事,他身為餘昌孝的未來岳父總歸是樂見其成的,有這樣一門姻親,餘家的未來就是一片坦途。




“可惜,當初應該許配芷娘而不是蘭娘。”




芷娘是他和洛夫人的嫡女,蘭娘是一個不受寵的妾室所出。




餘家雖豪富,餘昌孝在書院也知道上進,但山長仍從骨子裡抱有一份輕視,不肯將身份更高一些的嫡女許配過去。




而哪怕是一個庶女,也要等到餘昌孝中了舉人之後才願意正式過門。




階級之差別可見一斑。




“無妨,這是蘭孃的福氣到了。”洛夫人倒不覺得有什麼,說實話她對餘家那位當家的汪夫人一直不是很喜歡,覺得其人太過紅利,女兒不嫁過去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