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城 作品

第兩百二十二章減輕老百姓們的壓力

陳宜山書記從未像現在這樣的心曠神怡。

陳宜山書記一直都想要解決,政府體量臃腫的問題,卻始終不得其法。

而眼下,最合適的時機出現了,南豐縣市場經濟的空前繁榮,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讓體制內的公務員們,心甘情願地走出舒適圈,去參與到創造價值的群體當中。

……

另一邊。

胡臺鎮的精兵簡政,也在同步的進行著。

程勇召開了全體鎮政府公務員的會議。

還未等程勇發話,便有公務員主動的提出了辭職的申請。

“現在吃財政飯的人太多了,我不想繼續吃財政飯了。”

“我想成為一個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是一個被別人供養的人。”

“程鎮長,請批准我去下海創業吧,現在咱們鎮的經濟在蓬勃發展呢,我有好幾個朋友都賺到了大錢,我眼饞,我也想去賺錢。”

雖說當上公務員,就是為人民服務。

可公務員自己本身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只要把自己顧好了,也算是給社會做出了貢獻。

一時間,舉手想去下海的人,形成了一道手臂的森林。

孫盟環顧四周,看著這一幕壯觀的景象,簡直想都不敢想。

這在以前,那都是擠破了頭,都要往裡面進的。

而現在,他們卻要主動的放棄鐵飯碗,去做什麼商人。

孫盟不禁對程勇的新政,佩服得五體投地。

原以為,程勇的新政,只是活躍了民營經濟,卻沒有想到,對胡臺鎮的公務員體系,也能造成如此深刻的影響。

孫盟和程勇一樣,作為一個副鎮長,他們深知,對於一個鄉鎮而言,最大的財務支出在哪裡,縣城已經沒有什麼基建項目了,縣城財政的最大支出項,便是在於工資的發放上。

而現在,胡臺鎮的公務員規模縮減了,這也意味著,胡臺鎮的財政壓力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是五千塊錢,一年的開支就是六萬塊錢,一百個人就是六百萬軟妹幣!

以往,胡臺鎮的財政淨收入,根本到不了六百萬軟妹幣,每年都在央求著上級的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