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十九章

在場的皇帝們:“……”




還真別說,這打油詩確實朗朗上口,念一遍就記住了,怪洗腦的。尤其後一句“牽起你毛絨絨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腦海裡已經有畫面了,真可怕。




顧青嵐正要往下繼續說,就見嬴政舉手,“老師,您方才說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難道不該是孔子在《繫辭》中說的——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人與萬物皆是由天、地之……間的“氤氳”之氣所化,怎麼會是古猿進化的呢?嬴政不解,並大為震驚。




“是的,嬴政同學如果對人類起源和發展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生物書哦,初中生物書裡有詳細的介紹,包括人類進化的過程。”




又得了一個新稱呼的嬴政微微一怔,隨後試探道:“生物也會考嗎?”




顧青嵐點頭,“當然了,都是必學的科目。”




嬴政:“……”




已經解鎖系統商城的劉邦、武曌等人:“……”




劉邦垂眸看了眼自己的分數,默默扶額,一天之內考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學術,現在又來了一種,還讓不讓人活了。




武曌問道:“那何時會考呢?”




顧青嵐:“最近都是隨機抽考,考試科目不固定。”




在座的大多都是歷史上的有為之君,一聽這話自動捕捉關鍵字“最近”,難道之後就不是這種考試形式了?




劉徹和李世民再次雙雙舉手。




這詭異的默契讓顧青嵐的視線在兩人身上來回轉了轉,最後落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同學有什麼問題嗎?”




發現又是李世民搶先,劉徹不由多打量了對方兩眼,除了年輕英俊點,也沒什麼特殊的啊,他年輕時可比這好看多了。




李世民站起身道,“最近是隨機考,那之後是不是不隨機了?”




“沒錯,凡是通過隨機考試的人之後都會進入專項訓練考試,你們以後就知道了,”示意李世民坐下後,顧青嵐看向劉徹,“劉徹同學要問什麼?”




要問的問題已經被李世民問了,於是劉徹換了問題:“那要是沒通過隨機考試呢?”




“那就不用再考了。”顧青嵐淡淡道。




不輕不重的聲音如錘子一般敲在眾人心上,不用考試就意味著失去了這份機緣。




若是不曾得到這份機緣,或是大家都沒有倒也無礙;可若是人有我無,尤其是死對頭或者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有,而自己沒有,那就太可怕了。




尤其這機緣還是皇權也無法阻止、干預,無可奈何的,和懸在頭上的利劍並無差別。




但好處同樣很明顯,所以沒人會抗拒,只會擔心自己不能通過考試。




***




各個位面最期待的環節就是解析環節,古代識字率低,而且就算識字也很難辨認簡體字,一是因為西漢末年漢隸才逐漸普及,在此之前正式的書寫還是小篆,字體差異大;




二是因




為識字量不多,不敢妄自下定論。




所以大多數人看考試也就是看個熱鬧,能寫會讀的會抄下上面字,然後等待解析環節的到來,好讓他們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




上午的考試已經讓人很震撼了,沒想到這次的更讓人震驚,人居然由古猿進化而來,也就是說人的祖先是古猿。




想到山中的猿猴,眾人瞠目結舌,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他們以後怕是無法直視猿猴了。




儒家道家都懵了,儒家認為人和萬物都是天、地之間的“氤氳”之氣所化;而道家則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教的經典中更是記載“人是由陰陽二氣所化生的”。




總之,和猿猴絕對扯不上關係。




可如今……神女竟說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實在顛覆他們的認知。儒家和道家各自埋頭翻閱典籍,企圖能找出有關記載。




一些醫家聞言如獲至寶,若人真的是由猿猴所化,那猿猴的身體肌理不就與人相差無幾嗎?一些針灸和金瘡之術是不是可以用猿猴來試驗?




……




模擬考場




“好了,我們接著往下說第二道題,考察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所具的共同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北京人生活在至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山頂洞人生活在至今三萬年。”




眾皇帝:“!!!”




一百七十萬年前?最近的山頂洞人也是三萬年前!對他們來說過最久遠的年代是三皇五帝,那會也就是幾千年前。




這動不動就上萬年,甚至上百萬年,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得緩緩。




倒是嬴政和劉徹聞言,眸光一亮,心生憧憬,若他們也能以萬年計,那得是何等光景?




“三者都是我國舊石器時代的遠古居民,他們都會使用打製石器。山頂洞人已經會用骨針縫製衣服,元謀人和北京人還不會縫製衣服,所以很明顯A是錯的。




元謀人和北京人還不會人工取火,C也是錯的;山頂洞人的模樣已經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那d選項面貌都與古猿相似錯誤[1]。




所以這道題選擇B,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選C呢?打製石器明顯比人工取火簡單啊。更離譜的是,你們除了選C就是選d,是B不香嗎?”顧青嵐皺眉道。




眾人低頭看了眼自己的卷子,沉默了:“……”




這能怪他們嗎?都是那兩張關於北京人的畫誤導他們,一張畫著赤身裸體的打獵,一張或者山洞用火,都長著和古猿相似的面貌,他們自然下意識的以為都會人工取火,或者與古猿面貌相似。




劉邦嘀咕了一聲,“可是取火也不難啊。”他當年外出的時候,可沒少自己生火,若是沒有火鐮,也能以鑽木取火也能生火。




唉,等等!燧人氏取火!




燧人氏是三皇之首。




而三皇五帝距今至多不過一二萬年,劉邦倒吸了一口氣,若是一百七十萬年前




,那取火是真的困難。




太久遠了……




或許,人的祖先當真是古猿呢,劉邦的視線落在卷子上的兩張畫上。




“前面兩題做錯也就算了,第三題為什麼還能錯?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這個時期會有歷史照片、影視作品、文獻記載嗎?




倉頡造字是五帝時期,至今也就兩三千年,幾十萬年前能有字嗎?”




“老師,”朱棣舉手:“那歷史照片和影視作品是何物?”




“這兩樣東西都和照相機有關,照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2]”




顧青嵐一邊解釋,一邊給他們拍了張照,“這就是照片了,至於影視,之前給你們看的天問一號視頻就屬於影視。”




看著那張不過巴掌大小的紙片,眾人眼睛都要瞪出來了,這麼小是怎麼把他們所有人都畫進去的?不對,不是畫,是……照進去。




利用光學成像原理……




皇帝們:腦子要不夠用了。




但,是真的方便啊,堪稱神蹟!不對,那本來就是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