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五十八章

【各位考生請注意,下面開始播報考試須知。】




【本次考試時間為九十分鐘,考試難度兩顆星;參考人員:歷朝歷代的醫學家;滿分100分,60分及格。】




眾人早有猜測,聽到這則播報並未有多震驚,但忐忑是難免的,畢竟是未知的考試。




應該不會讓他們考什麼經史子集吧?除了史會考,其他的可不曾出現過。




回想了這幾日的考試後,眾人稍稍放心了些,帝王考史、文人考詩……還是稍微沾邊的,他們要考的應該也和醫術沾邊吧?




就算不沾邊,也無妨。這幾日的題目雖然有些離譜,但不會的話是大家一起不會,倒也不用過於擔心。




名醫數量遠不如前面的兩場考試多,眾人只是略略排了隊就進入了考場。




洪武位面




雖然已經有了心裡準備,但聽到“歷朝歷代的醫學家”時,朱元璋還是震驚了一下,老五還真成了名醫?




想到那個只會跟著幾個哥哥屁股後面,軟糯的小糰子,朱元璋表示有點難接受。




關於兒L子們的未來,他都想好了,老大繼承皇位,其他的兒L子都封王,給封地。一來老大當皇帝,其他兒L子也不能什麼都沒有啊;二來這也是為了鞏固大明江山,維護朱家的統治。




分封雖然有弊端,但也有好處啊。他雖然打敗了陳友諒等勢力,奪得了天下,但天下可沒穩定,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反他,他能信任的人可不多。




派大臣去治理這些地方,時間長了難保不會變成當地的土皇帝。




若是派兒L子去,一來不用擔心封疆大吏有異心,重現唐朝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二來能借藩王的勢力來分功勳的權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再親還能親得過父子之情、手足之情?




退一萬步,就算將來藩王們爭權奪利、相互征伐,天下也依舊是朱家的天下,總好過落入外人手裡。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




他相信老大可以鎮住下面的兄弟。




可是,天幕的出現打亂了他的計劃。標兒L他,居然早逝,繼位的不是標兒L,而是老四。




老四出生的時候他還在高築牆、廣積糧呢,而且當時他都有三個兒L子了,對老四的出生也就沒那麼在意。




之後老四的開蒙也是老大負責,他對老四的印象,就是調皮搗蛋,天不怕地不怕,有幾分小聰明。




誰能想到最後竟是老四繼位呢。




更沒想到的是老五居然跑去學醫,堂堂一個皇子竟然去學這些東西。




朱元璋都忍不住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分封諸王了。




下回見到老四或者老五,得好好問問這事。




**




各個朝代的醫者、大夫們檸檬了,他們也學醫啊,也行醫救人,也……好吧,比不得扁鵲倉公、元化仲景這些名醫。




懸壺濟世說的是壺公與費長房,杏林春暖說的是董奉……




比之前人,他們確實差了許多,為了討生活而學醫的大夫決定改掉自己得過且過的行醫態度,決定刻苦鑽研前輩所留下的醫書典籍,提高自己的醫術。




因為他們從中看到了希望!自古以來,醫道都被視為“賤業”,習醫者,若達不到神醫的高度,很難獲得世人的認可,易被人輕賤,即便是到達神醫的高度,也不過是賣與帝王家,入宮當太醫罷了。




百家之中,縱橫家、法家、墨家、道家、儒家……皆有過繁榮,唯有方技家,地位從未高過。




如今不一樣了,神認可醫家,認可方技家。




這何嘗不是一次機會呢。




本就熱愛醫道的醫者知道這次考試的人是醫學家後,豔羨之餘,更是下定決心要和前輩們一樣,將餘生奉獻與醫學,懸壺濟世,行醫救人。




……




其他諸子百家,儒家大受打擊,自從發現天幕考史、詩一類內容,儒家學子們日盼夜盼都盼著考他們的學說。




雖然他們不敢比肩孔孟,但萬一他們將來事業有成,青史留名呢?是不是也有機會可以上去?




畢竟身為儒門學子,誰不是從小就學習孔孟之道,經史子集?誰又比誰差呢?




可等了幾日,兵家上去了,他們的死對頭墨家疑似和物理有關,如今,就連方技家也上去了,還是兩回!(注:諸子百家中,方技家包括後世之醫家與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