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錢幣運行

 在盤中,擺放著五枚錢幣。

 其中四枚是銅幣,面值還是一文、兩文、三文、五文。

 一枚銀幣,面值一貫,合白銀八錢。

 銅幣含銅量七成,採用銅錫合金,銅錫合金氧化會呈現青色,所以很好辨別。

 但,這終究只是輔幣。朱棡要執行的貨幣政策,還是將紙幣發揚光大!

 這一次,朱棣幫了大忙,運回來一百多萬兩白銀,還有十幾萬兩的黃金。

 原本按照朱元璋的口風,是不允許將白銀作為貨幣流通的,因為白銀面值太大,按照以前的民生狀態,朱元璋絕不可能答應朱棡。以前的物價是一文錢兩個麵餅子,但如今京師的物價已經到了一文錢一個。

 物價的上升,貨幣的面值就大了起來,百姓們購買所需的銅錢也變的多了起來。

 所以這種狀態下,銀幣的運行已經是必須的。

 而銀幣,只是作為紙幣的試運行,最終搶佔市場的,必須是紙幣!

 因為紙幣好掌控,加上有朱棡的技術作保障,紙幣只要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期,必然可以讓大明經濟再上一層樓。

 其中銅錢的款式大多差距不大,依舊是方孔錢,正面寫‘大明通寶’四個字,背面四方一寫面值,二寫鑄地,三寫衙門,四寫批次。

 比如一枚一文錢的通寶,拿起來正上面是一文兩個字,左邊寫的是應天府簡稱‘京’,右邊是衙門簡稱‘寶源’,下面是批次‘一’。

 對應寶源局的賬本,就能知道這一批銅錢出自哪個官員的手,誰加的料子,要是出現問題,那必然追責。

 看完銅錢,朱棡又道:“從今日起,這些錢幣便是大明的錢幣,讓各商隊、管事、收銀都要看仔細,不可拒收,不可扯皮,找錢還是按照以前的面值,該多少是多少。”

 眾人紛紛點頭。

 同時朱棡又讓羅河去準備。

 “工部派了一隻建築隊,修建衙門,我把圖紙給你,你全程派人督促,不可消極怠工,儘快修建好。”

 羅河點頭:“是。”

 商會的會議這段時間很密集,所以大家也都在院子裡辦公,大門口不到一個月就被踩的脫了漆,來來往往的商隊實在是太多,一座三進三出的院子都顯得擁擠無比。

 而朱棡心裡更在意一件事。

 朱棣此次收穫如此巨大。

 這個興國商會會長,不能繼續揣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