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可持續的民生實事

 賈剛和賈永強分別代表村委和企業簽署了合同,李東沐作為第三方見證人簽署了證明。 

 來到村委會,賈剛和李東沐商量捐款的使用問題。 

 “東沐老弟,對捐款資金的使用有沒有建議和想法?”賈剛問道。 

 “我覺得這筆錢,還是先用於老人和孩子吧。” 

 “留守老人問題是大事,我覺得可以租用村裡的空院子,建立一個日間照料中心,用於照顧留守老人。” 

 李東沐對村裡的留守老人進行了統計,目前共有20個。其中,家庭極度困難的有10位,其餘14位家境尚可,只是因為孩子外出務工無法照顧。 

 20位的留守老人中,有5位生活不能自理,其餘的只是行動不便,但生活起居還能自理。 

 結合留守老人的情況,家庭極度困難的由村委會負責承擔所有費用,家境尚可的,個人承擔一半,村委承擔一半。 

 日間照料中心從村內聘請3位有孝心和責任心的中年婦女,負責中心的日常工作。 

 核算下來,一年花費大約在5萬元左右。 

 聽到李東沐的想法後,賈剛點頭同意,不過僅此一項就花費了10萬元,這讓他有些肉疼。 

 李東沐也看出了賈剛的不捨,於是開口勸慰道:“老哥,養老服務看似普通簡單,實則是項大工程,不僅要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還要負責大家的安全和健康。這是件深得群眾擁護的民心工程。等正常運轉後,我們可以和公益組織聯繫,爭取一些物資和費用,這樣費用會下降不少。” 

 賈剛點點頭:“我都聽你的,是我想法太短淺了。” 

 解決了養老問題,就是留守兒童問題。 

 賈莊村畢竟處於平原地區,交通公路雖然不完善,但總算是通暢,外出務工的家長每隔2-3個月就會回家一次。所以村內留守兒童問題不算太嚴重。 

 經統計,村內共有留守兒童15個,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所以日常吃飯和住宿問題沒問題。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放學後的作業和心理關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