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脫貧的決心

 召開通報會的目的,就是為了穩定群眾,提升鎮政府的公信力。 

 在李東沐看來,除了極個別的歷史遺留問題之外,只要鎮政府勇於擔當作為,基本上不會造成大規模的信訪發生。 

 會議結束後,李東沐單獨留下了劉永軍。 

 “劉書記,在村裡幹了多少年了?” 

 劉永軍想了想,又用手指頭掰著查了查。 

 “我今年55歲,擔任村委幹部將近30年,擔任村支書也已經20年了。” 

 李東沐點了點頭:“你是村裡的老幹部了,老百姓都聽你的,而且對你也服氣。但是不能仗著老百姓的信任而胡作非為。做事前,首先要考慮群眾的利益,不能為了眼前的私利而不顧長遠的發展。” 

 “這次的事情就不再提了,以後堅決不能再出現此類情況。” 

 劉永軍羞愧的低下了頭,同時對李東沐的格局和大度充滿了欽佩。 

 李東沐為了大局考慮,原本不想再提這件事,但是轉念一想,不能讓事情就這麼過去,必須要吃一塹長一智,引以為戒。 

 “劉書記,沙灣村也不算富裕,對以後的發展有什麼想法?有沒有和包村的鎮領導聊過這件事?”李東沐問道。 

 “也聊過,只是我們沙灣村交通不便利,土壤地質也不出眾,所以始終沒有想到合適的發展模式。”劉永軍無奈的說道。 

 “我和省農科院的專家約好了時間,預計下週會到我們鎮進行土壤檢測,以及進行種植講座,到時候,我會讓專家對這幾個村子的土壤全部進行檢測,到時候再和專家進行座談交流,可以提前考慮一下,有沒有想向專家諮詢的。”李東沐說道。 

 劉永軍眼中滿是驚喜:“李書記,等專家到了,您一定要告訴我,還真的有問題想要諮詢。” 

 “剛才還說沒思路,現在就有問題了?”李東沐笑道。 

 劉永軍撓了撓頭笑道:“我雖然是名義上的村支書,但和富裕村的村委幹部比起來,我還就是個農民,所以,我想著還是在農業上想想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