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企業家座談

 “各位領導,作為本土企業家,我對江海區的發展十分看好,尤其是對最新的教育政策更是舉雙手贊成,政策推行後,將會更加凸顯江海區的優勢,匯聚更多的人到這裡購房置業。作為房產企業,我願意拿出三百萬元用於教育發展。” 

 秦海山的帶頭,讓李東沐對他再次刮目相看。敏銳的頭腦加上強大的人脈資源,在無論在哪個行業都能夠取得成功。 

 “秦董的熱心和奉獻,會讓江海區的千家萬戶為之感動。對於瀚海建築集團這種企業,區委區政府要頒發功臣企業的榮譽稱號,以後的項目也要向這種企業傾斜。”李東沐說道。 

 秦海山發言完畢後,絲毫沒有在意別人的殺人眼光。可惜李東沐已經表達了態度,其他人即便有怨言,也根本不敢說出口。 

 “我們公司也願意支持江海區的教育發展,我們拿出兩百萬。” 

 “我們拿出一百五十萬。” 

 “我們拿兩百萬。” 

 …… 

 本來這一項議程是交流發言,到最後反而成了競價。 

 在這一環節,原本有些高高在上的央企頓時落了下風,畢竟對捐出上百萬元的資金,他們也沒有決定權,因此只是象徵性地表態先捐五十萬元。 

 聽到這個金額,在場的其他房產老闆紛紛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以往開會的時候,不都是你們叫囂的厲害麼?現在怎麼沒有那股牛皮勁兒了。 

 交流發言結束後,便到了李東沐講話。 

 看到本次座談會已經實現了部分意圖,李東沐便開始為大家畫更大的餅,讓大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各位企業家,隨著經濟發展的勢頭越來越強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進城安家,一是為了工作,二是為了子女教育。而且教育在購房者的選擇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學區房,肯定要比非學區房好賣,而且房價也更堅挺。” 

 “但是大家也知道,一個區的學校數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每個小區都劃入優秀的學區內。不過我們華夏人有一個優良傳統,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