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藕牛 作品

第218章 厲害的江遠

 助理的彙報打斷了胡微微的思緒。

 “他們的分店計劃是準備在平昌幾個大的小區和街口,開三十家小型的保龍快餐,以三到四個人的安排做為這裡的配置。

 對外的說法是要安置更多有困難的殘疾人職工,也正是因為這個說法,還有他們專門針對出租車司機做的減價優惠,讓現在這五家門店的生意,很是出彩。

 聽說現在每家的營業額日收都在六千以上。”

 心裡頭有了預設,胡微微越聽越覺著這是江遠“遠大藍圖”的前置工作。

 為什麼他能在宋大海受到政府壓力的時候,“義無反顧”的接手了保龍公司。

 為什麼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地產公司毫無動作,反而開始了餐飲公司的佈局。

 為什麼平昌這麼多家招聘殘疾人職工的公司,只有江遠把這個名聲做起來了。

 難道平昌就他公司裡這百十個殘疾人,其它國企,私企,政府安置就什麼都沒幹,也沒他乾的好?

 至於為什麼江遠一直也沒有放開分店的擴張計劃,那應該是揹著銀行的債務,還有不想惹起其它人的關注吧。

 要不然怎麼一有機會,就把地產公司整體出手,不就是想輕裝上陣嗎?

 特別是現在,藉著幫政府安置人的藉口,又拿著她給的現金,一下子開這麼多分店,把局面徹底打開的同時,還沒有引起其它餐飲公司的注意。

 真等江遠把這些店做起來,都不用說佔據了平昌各個有利的地方,光是營收就很恐怖。

 一家六千,三十家就是十八萬,日收十八萬,那是什麼概念,年入七千萬的大餐飲公司,如果再算上食堂,這可就是年營業額過億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了胡微微一跳。

 江遠偷偷摸摸的下死手,玩這麼狠?

 而且不光如此,真要是把這些店開好了,他還能一直保持三十家店嗎?

 三百家,三千家,全國那麼多的地方,有了名氣,有了根基,那發展起來的速度,能慢的了?

 到了那個時候,這個餐飲公司得是一個什麼樣的規模?

 自己與人合作,又是花錢,又是花心思,就是想把土地拿下來,做一個根基,然後再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