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柳 作品

第169章 宮廷危機

 厚顏無恥的孔二竟然大言不慚道:“孛兒只斤部落和覺羅部落雖是蠻夷,但必然會被大漢的儒雅文化感染,變得彬彬有禮,何況一些賤民本就不尊朝廷法度,不把侍奉世家為準則,應該被敲打。只要能緩和鄰邦與大漢的關係,一些賤民被殺被掠奪,又有什麼關係呢。大漢是陛下的大漢,是陛下授權世家維繫的大漢,賤民要有隨時獻身的覺悟。” 

 蘇正眼神冰冷到了極點,這孔家真是不要臉到了極致,為了推銷他們的儒,巴不得去舔屎,對他們而言,百姓就是賤民,只要世家利益不受損失,百姓是可以隨時捨棄的。孔家如牆頭草一樣,沒有堅定信念,只要給他們利益,他們就會把儒按對方的需要進行包裝售賣。於孔家等儒而言,權力掌握者是衣食父母,是要奉承的;百姓是老牛破車,是可以隨意拿捏和隨時丟棄的。 

 蘇正看著孔二,一臉不屑地道:“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沒有水,舟無處行,水太滿,舟易傾覆。不要把水搞得天翻地覆,不然舟必然被吞沒。天下不是某家或某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誰霍亂天下,天下人必擊之。鄰邦百姓是人,大漢百姓難道不是人嗎?為了鄰邦百姓就犧牲大漢百姓,那做大漢百姓的意義是什麼,那他們怎麼願意為大漢赴湯蹈火?” 

 劉洋哼了一聲道:“蘇正,你把百姓看得高,那把朝廷放在哪裡,又把朕放在哪裡?你是朕的臣子,百姓是朕的百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怎麼處理臣子,怎麼處理百姓,那都是朕說了算,這天下是朕的天下。你違拗朕的旨意,為百姓所想,是想反了朝廷,反了朕嗎?” 

 蘇正看向劉洋,知道劉洋打算置他於死地,便針鋒相對道:“不為百姓著想的朝廷還是好朝廷嗎?不為百姓著想的皇帝還是好皇帝嗎?這天下從來都不是某個人或某家人的。它可以姓劉,也可以姓秦,還可以姓李。大漢並非自古就有,如果不是秦氏無道,不為百姓著想,哪來的大漢天下。如今你不為百姓著想,民變頻發,這大漢還是曾經的大漢嗎?當年大漢為民謀利才得以立國,你忘記大漢的祖訓。與民爭利,與世家沆瀣一氣,如此天下怎能安穩,如此天下怎不發生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