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q 作品

第143章 烤鴨

 讓我們攝製組全體人員難以忘記的是,那些養殖鴨子的養殖大戶們,他們通常是一個村,或者周圍相連的幾個村子,好些養殖戶,他們鴨子都是同一品種,成千上萬只鴨子。一開始,我們見到,還擔心他們之間的鴨子會分辨不出來“自家鴨”,混淆了,成了別人隊伍的“異己分子”。 

 那些養殖戶們,一聽,紛紛出言,告訴我們:他們的鴨子都經過馴化,就像草原上放牧牛群,羊群,都是有各自的號令。他們紛紛我我們演示,比如在宜良全縣訓鴨的口令是統一的“伊來伊來……”,頗有古語的韻味和擬人化的人情味。 

 雖然口令的讀音一致,但每個飼主的音色、語調有別,鴨群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遇到兩群鴨子或者幾群鴨子在田間、池塘、湖泊混在一起,根本不用擔心它們會搞錯,只需各自飼主發出口令,鴨群就會自覺歸隊,兩相分開。 

 田濤別看他工作上非常認真,可在生活中是個馬大哈,他問他身邊的一位養殖戶:“這人裡面有馬大哈,難道鴨子裡面就沒有嘛?或者有記不清楚號令的……”那位大哥微微一笑,說:“你仔細看看,鴨子腳上還有鐵環,都打著我們各家自己的記號。” 

 原來,每隻鴨子左腳或者右腳都有一個打結的鐵環,上面還都烙著各自養殖戶的縮寫。看來,養殖戶們對養鴨的講究還真是不少。 

 田濤佩服地連連點頭,還向那位養殖戶大哥禮貌地合掌致禮,讓我們都忍俊不禁,而那位養殖戶大哥還不好意思起來,連說:“應該的,應該的,你吃飯沒有,我請你們吃飯?吃鴨子怎麼樣……” 

 我們婉拒了,因為還需要去別的地方拍攝。在《尋味》烤鴨篇的旅程中,我們不僅品嚐到了各地烤鴨的美味,更見證了養殖戶們的辛勤和智慧,以及中國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