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框框 作品

第52節.雲凱是她弟弟(1)

初六這天,新鋪的石子路上雖然還有些許潮溼,但已沒有了以前的坑窪泥濘。

當清晨的霧氣散去,天空中好似打開了一扇巨大的窗戶,逐漸明朗起來。

正宇和自強有事要晚一會來,江濤開車還在路上,他一方面是和朋友們相聚,一方面是作為親戚送禮來的。

隨著高昂嘹亮的嗩吶聲響起,幫忙的鄰里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蘇可的家門口圍滿了人,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笑容。

一時間,喧鬧聲,吵笑聲,桌椅聲,鍋碗瓢盆聲,交雜在一起,開啟了歡天喜地的農村結婚景象...

志華,周宏,雲凱,和蘇海的兩個男同學,都穿著各自喜慶整潔的衣服,跟在新郎官身後,有舉紅旗的,有放鞭炮的,有端糖果香菸的...

哥哥磕完頭回來,似金盤的太陽緩緩升起在透著寒氣的東方,把柔和的光芒灑向大地,讓世人感受到一股暖意由心底升起,繁忙的腳步也更加輕巧歡快起來。

院裡院外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鞭炮皮,好似紅色喜慶的地毯,風一吹,揚起片片繽紛。

三個大大的鍋爐升起了熊熊烈火,蔥薑蒜味,油炸煮肉,香甜酸辣,各種美食的香味瀰漫在整個村子的空氣中,熙熙攘攘的人群連綿了整條村路。

蘇可的爸爸隔一段時間,就會端著散開的香菸和糖果,分發給捧場看熱鬧的老鄉們。

滿大街的小朋友嬉戲歡笑,追逐打鬧,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回憶過往,說著老黃曆。

男人們抽著喜煙,閒扯天南海北的所見所聞。

嬸子大娘吃著喜糖,滿滿都是吉祥話,恭喜新郎的爸爸媽媽。

早飯很簡單,只要幫忙幹活的,哪怕搬一個板凳,掛了一個彩旗,都能拿著碗,去熱氣騰騰的鍋裡舀油炸丸子胡辣湯,飯量大的還有饃饃。

就算什麼都不幹的,想喝熱湯的,也可以來喝。還有的人家拿著自家的碗筷,盛半碗丸子湯,回家餵給孩子和老人吃...

待早飯過後,很大一部分看熱鬧的人都先回家了,只留下忙活的廚師和大老知,還有的人圍聚在溫暖的爐子旁,或是抽菸,或是談笑。

蘇可媽媽看到不遠處的牆角蹲著一個蓬頭垢面,身上的棉襖棉褲都露出棉絮的男人,她就用塑料袋打了一些鍋底剩的熱湯,放了筷子,又拿了兩個饃饃,一瘸一拐的送過去。

那人站起身,也不說話,只是不停的對蘇可媽媽哈腰點頭,雙手接過饅頭和熱湯,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幸福四溢的蘇海打電話給新娘,掛完電話便拜別了父母,英姿勃發的坐上婚車去接新娘子。

幾個穿著光鮮時尚的小夥子也紛紛上了車,六輛轎車浩浩蕩蕩的駛出村子,奔大路而去。

村裡的人又集中到蘇可家門口,比早上更多,蘇可爸爸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不停的向眾人發糖發煙,竟不覺間發完了兩大袋糖果。

蘇可急忙讓江濤開車到鎮上去買,正宇也跟著一起去了。

剛過完年,農村裡的商店存貨都不會太多,需要挨家挨戶的去問。

幸運的是,他們沒多大會就帶著糖果回來了,蘇可爸媽一直提著的心總算安穩下來...

堂屋門旁的八仙桌上擺放著拜堂用的大紅蠟燭,香火米兜...

兩個稍大年齡的叔伯站在案桌兩邊,一位衣著板正戴著厚厚眼鏡的中年人,在裁好的紅紙上書寫毛筆黑字。

蘇可爸媽換上了喜氣洋洋的新衣服,笑容滿面的接受親朋鄰里的祝賀。

歡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還沒聊一會,就聽見熱火朝天的吹打聲從村口拐進村子裡。

眾人連忙起身聚到門外,看到喇叭後面緩緩而來的接親車隊,每個人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曉麗和表嫂被安排護新娘下車,正宇幾個年輕人噴花筒,又有幾個人,從門口排到院子裡,等著接伴娘送出來的物件。

看熱鬧的鄰里鄉親們把婚車圍的裡三層外三層,看不到的就爬樹上房,有大膽的嬸子大娘趴在車窗上往裡看,嘻嘻哈哈的說著喜慶的話。

隨著兩桶煙花落下硝煙的味道,管事的大老知扯著嗓子大喊:“大家都讓讓,讓出路來...新郎官要轉車了...”

但他一個人的聲音再高,也被吵吵鬧鬧的歡笑聲給淹沒了,他就拿起戲班的話筒吼起來:“靜一靜...來來...大家別靠那麼近...新郎官要轉車了...新郎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