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智慧的貓 作品

第12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

 祖風竟無言以對。

 李俞的話說的好有道理。

 但是道理能改變劣勢嗎?

 緗南臺對《信號》的前期宣傳力度不及《鬼怪》和《星你》,這些都是明眼人能夠看到的事實。

 不過李俞信心很足,沒被外界影響是一件好事,說明他的內心很強大。

 當然……不排除李俞是在故作鎮定。

 有一次李俞到導演系聽課,下課後高老師單獨把李俞留下,說他很看好李俞的《信號》,並告訴李俞文藝片的票房普遍不如商業片,但不會有人認為文藝片的導演水平不行,人們反而會認為文藝片的導演水平更高。

 高老師話裡話外表達的意思都是讓李俞別太關注《信號》的收視率,他能把《信號》這部質量優秀的作品拍出來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說白了鼓勵李俞。

 大家的良苦用心李俞懂得。

 但他真的一點事情都沒有,他對《信號》是真的很有信心。

 也對!大家會有這種反應並不奇怪。

 <div class="contentadv">

 原時空製作《信號》的tvm前期信心都明顯不足,認為收視率能達到3%就可以開香檳了。

 李俞對自己這版《信號》非常有自信。

 他認為自己這版的質量完全不輸原版,結尾那幾集甚至對原版實現了超越。

 新羅劇的一貫老毛病在《信號》這部戲上面一樣有體現。

 新羅的編劇們很少能在開機前拿出一份完整的劇本。

 他們國家採取的是邊拍邊播的模式,一部電視劇立項的時候大多隻寫了幾集內容。

 這種模式固然有好處,比如可以通過觀眾的實時反饋安排劇情的走向,更好跟觀眾們互動。

 這種模式讓新羅劇誕生了一個很有名的八集定律。

 意思是男女主角在第八集必定接吻,劇情在第八集必定發展到最高潮。

 八集定律的另一面是八集爛尾。

 八集之後編劇開始燒腦宕機,事先並沒有完整的規劃,只能硬湊劇情水時長水到十六集,很多爛尾都是這麼來的。

 《信號》有類似的毛病。

 一開始《信號》的主創團隊沒想到會那麼受觀眾的歡迎。

 《信號》拍到一半,他們臨時決定將來得拍第二部,所以得在第一部後面那幾集強行給第二部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