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智慧的貓 作品

第143章 首日票房數據新鮮出爐(求訂閱!)

 第143章 首日票房數據新鮮出爐(求訂閱!)

 當晚回到家後,李俞呼呼大睡,心態非常好,並沒有因為第一部電影上映睡不著覺。

 反而是羅進、喬震雨那些演員比李俞這個導演激動多了。

 第二日一早,某浪的影音娛樂版塊出現了這麼一篇文章。

 從本月1日凌晨開始,由喬震雨、劉施施、羅進等明星主演的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全國上映。

 記者從影片發行方中影集團獲悉,《那些年》上映第一天就從內地拿到380多萬元的票房成績,距離《天下無賊》首日的530萬元票房只有150萬元差距。

 考慮到《那些年》的導演李俞此前只是一位電視導演,第一次執導的電影處女作便取得這麼優異的成績,不可謂不喜人。

 這條新聞的標題為‘《那些年》內地首日票房達380萬,爆米花賣到脫銷’。

 不愧是內地的傳媒巨頭渣浪,一大早便獲知《那些年》的首日票房。

 學校裡的羅進和馬文隆起床後用筆記本看到了媒體們報道《那些年》的首日票房成績,激動到鬼哭狼嚎。

 “臥槽!老馬,我沒有看走眼吧?屏幕上顯示的數字是380吧?這幾個數字後面的單位應該是萬元吧?”

 羅進眼睛都快貼筆記本屏幕上了,生怕自己看錯了。

 “騾子,趕緊打電話跟李大導演道喜吧!錯不了了,文章裡寫得清清楚楚,首日票房380萬。

 李大導演牛壞了,第一次拍電影把首日票房幹進歷史首日票房的前十名了。”

 馬文隆神情亢奮,比喝了幾瓶紅牛都精神。

 其實《那些年》的首日票房擠進內地歷史首日票房的前十名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這得感謝張影謀。

 2002年的《英雄》開啟了華國的商業大片時代,也開啟了華語影壇的億元票房時代。

 《英雄》這部電影證明了內地的電影市場是有巨大潛力的。

 從2002年開始,國內的銀幕數量開始飛速上漲,所以每一年都有新的作品打破以前的首日票房記錄。

 李俞在2005年入局正好趕上院線快速擴張的好時代,首日票房擠進歷史前十隻能說很正常。

 但對於羅進和馬文隆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讓人激動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