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一百六十四章 時機成熟了

  不過,袁文海以後不用為幾百萬級別的資產發愁,在仕途上也能走得更坦然些。

  “聽你們這麼說,我們都心動了啊!”梁朝斌、劉輝聽了蕭良的建議,也都心動的說道。

  “你們是應該在老鎮買上一座院子,大小不拘,”蕭良說道,“我建議你們就先挑沿河的,我說年後等手頭寬裕些,先沿河修一條便道,也不是隨便誆你們!”

  雲社鎮政府目前計劃在老鎮以東搞集資建房,解決包括中小學教師在內總計九百多幹部職工的住房困難問題,但就算雲社以後會劃入新城區,此時集資建造的住宅樓品質,都決定了未來的房產價值不會太高。

  老鎮上,目前是梅塢街兩側的房子最貴,主要可以出租開店。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還有“一鋪傳三代”的觀念,也沒有人家願意出售沿街房屋。

  緊挨巖溪河的住宅被憋在裡角,除了沿河一條狹窄土路外,主要是通過一條條狹窄的巷弄跟梅塢老街相接,也最為廉價。

  倘若年後就修一條沿河便道接上鄉鎮公路,進出更自由後,視野最為開闊的沿河住宅,價值就會直接提升很多。

  等將來經濟發展起來,鎮上有條件對巖溪河進行景觀改造,沿河的宅子,單純從居住價值看,將是整個老鎮最高的。

  梁朝斌、劉輝他們都是雲社本地人,蕭良當然希望他們都能在老鎮置辦房產,甚至也不介意他們將捐資修沿河便道的消息放出去,鼓動更多的領導幹部過來置業。

  這事真要做成了,一方面所有置業的領導幹部都會念他的好,畢竟其涉及到的利益,絕非私下送一兩萬禮金能比;更關鍵的,也將有更多的人有強烈意願站出來,推動對老鎮區進行整體性的保護……

  許建強起了一個念想,說道:“對了,唐繼華在省裡工作時,就主張地方應該加強對古建築群的保護,昨天我跟他吃飯還提到這事呢。我就想著什麼時候拉他到雲社來逛一逛。唐繼華到獅山任職都快一年了,都未必知道雲社有這麼一片古建築群呢!”

  昨日相聚,許建強才知道唐繼華這段時間想法發生很大的轉變,無意再回避地方錯綜複雜的關係,想要以更積極的姿態去主導獅山發展,甚至還有意支持羅智林對船機廠的調查。

  唐繼華也有流露與蕭良及蕭長華接觸的意願。

  不過,許建強擔心蕭良未必願意給唐繼華太多的支持,又或者說蕭良在被一些人如此針對的情況下,未必就願意在獅山紮根太深。

  他就怕撮合蕭良與唐繼華見面,大家卻都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反而不歡而散。

  現在蕭良他自己投錢改造沈園不說,還積極拉袁文海、梁朝斌、劉輝他們都到老鎮置買宅院,承諾會私人捐資,沿河修出一條便道來,有積極意願加強對老鎮區的保護,許建強想著唐繼華與蕭良見面的時機,應該是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