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百零三章 後顧不再之憂

  “嘉樂短短不到兩個月,日銷增漲五六倍,看來策略調整相當成功啊,算是找對路子,”孫仰軍看向臉上沒有多餘表情的沈君鵬,問道,“老沈,你怎麼看?張總、朱總這次是指望你大出血啊!”

  孫仰軍最初做轉融貸業務積累資本,近年來主要在證券市場尋找機會。

  跟十幾二十年後、體量龐大無比的證券市場不同,九四、九五年國內股市,還正處於野蠻生長的初級階段。

  特別是今年初,市場資金大多集中到國債期貨交易上,股市因為缺乏資金,延續去年底的消沉,每天成交額甚至低於一百萬、幾十萬——這是動輒股市幾千億、上萬億日成交量的後世所難以想象的一個數字。

  這時候孫仰軍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沒有辦法從證券市場找到什麼機會。

  再一個,證券市場野蠻生長的初級階段,進來刨食的人大多數背景不凡、手段狠辣。

  孫仰軍目前都只能算小鱷魚一條,還不時被別人狠狠的啄上一口,還沒有到他風起雲湧的時候。

  池淺王八多,孫仰軍想翻身也沒有空間。

  因此,他年前也開始轉向從實體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投資泛華,既有他與許建強以往的交情,看重許建強的能力與背景,同時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他早初是對蕭良不屑一顧的,但宿雲生物的橫空出世,他也無法閉著眼睛裝看不見。

  即便大半個月前,蕭良張口就說宿雲生物的估值應該有二十億,他心裡再不屑,也沒法當面冷嘲熱諷。

  沈君鵬八十年初就南下香港,從事貿易、證券市場各種投資業務,目前旗下除了在廣省投資多家實體工廠外,僅投資團隊就有好幾十人,至少在此時的內地,是絕對算得上巨鱷的。

  樂宥出面牽線,表露嘉樂有引進注資的意願後,孫仰軍旗下的融金投資沒有多少人可用,沒法做專業的市場調查。

  不過,沈君鵬還是安排專業人員,對江省的保健品市場進行一系列重點調查。

  目前基本能證實嘉樂給出的數據是貼合真實的,也確認宿雲生物定位禮品市場之後,短時間內確實是獲得超乎想象的成功。

  既然確定這是一塊金礦,他們對嘉樂目前的估值意見不大,但兩家僅能從嘉樂換得百分之二十的持股,沈君鵬就有些不滿意了。

  “嘉樂短期內做到四萬盒以上的周銷量,看似成績喜人,但據我下面的團隊調查,‘腦健靈’目前的周銷量應該有十五六萬盒左右,你們兩家的差距還是巨大,”

  一直都沉默寡言的沈君鵬,這時候喝了一口水,說道,

  “我們測算過,你們想在短期間抹平這個差距,僅市場投入就需要三千萬到五千萬。而在此期間,你們還計劃收購獅山製藥廠,對其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擴大生產能力——收購加改造投資,預計也不會低於三千萬,似乎僅靠我跟仰軍投入一千萬,還遠遠不夠吧?”

  “我們第一步目標,肯定是要追趕上宿雲生物,但這也是分步驟的。第一階段,我們爭取在六月前,也就是端午節前夕,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將基礎周銷量做到八萬盒。這期間持續的宣傳及市場營銷投入,有一千四五百萬就足夠了。我們就算不將端午節的爆量計算在內,六月往後也基本能做到盈虧平衡……”

  朱金奇這段時間還是狠狠花了一些功夫去調查、研究宿雲生物以及其他主流保健品商的情況,看了張健一眼,見他還在默默計算沈君鵬提的這幾個數字,便先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