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百零五章 何雪晴的變化

  “飲品事業部是成立了,但我不主張公司過早過快進入果汁飲品市場。熱灌裝跟無菌冷灌裝工藝,對果汁飲品的口感影響很大。目前市場沒有太強烈的反應,主要還是國內無菌冷灌裝生產線太少。不過,國內現有的幾家主要果汁飲品廠商,基本上都已經注意到這一點。這些廠商已經有了先發優勢,引進新的生產線,就能更快的進行產品迭代,而我們需要一切都重新開始;第一步就落後了。還有就是無菌冷灌裝生產線單體投資高,相對而言,單瓶果汁飲品的利潤空間又太有限,產品線沒有兩三億的投資,短時間內很難做出規模利潤來……”

  “腦健靈”單瓶出廠價高達九元,而果汁飲品即便現在還算得上飲料中的貴族,出廠價卻在三元以下。

  也就是果汁飲品的銷售額要跟上“腦健靈”,僅生產線及廠房等固定資產投資就要多出三倍。

  更關鍵省東地區果林資源非常有限,要保障對市場的充分供給,就需要到果林資源豐富的地區大規模投資建廠,額外的管理、運輸等成本都會大幅上升。

  也就是說,他們就算有能力對市場營銷、生產物流等環節,進行更精細化的管理,也能預料到宿雲生物想要短期內打開江省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的果汁飲品市場,可能兩三年內都是鉅額的純投入,難以產生利潤。

  何雪晴不主張過早過快進入果汁飲品市場,甚至建議現在就全面停止果汁飲品的生產,飲料事業部下一步將主要精力、全部生產資源都應該拿來做茶飲。

  八九十年代國內飲料市場主流是碳酸汽水,此時正面臨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國際飲料巨頭的收編與圍剿。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已經陸續有個別飲料廠商選擇從茶飲這一方向進行突圍。

  目前北方以旭日冰茶為代表,南方則是一些小眾的涼茶產品為代表。

  何雪晴這段時間在經濟更為活躍的浙省,與保健品廠商、飲料廠商保持密切接觸,瞭解到很多國內飲料市場的新信息、新動向。

  何雪晴認為雖然目前茶飲還遠沒有成為飲料市場的主流,但也恰恰為飲品事業部選擇茶飲,跨入飲料市場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茶飲無論是採用無菌冷灌裝,還是現有的熱灌裝生產線,口感影響極微,遠不如果汁飲品那麼大。

  宿雲生物倘若能以較低的價碼收購溪口鎮果汁廠進行升級改造,再將原有的熱灌裝生產線合併過去,現階段就能直接獲得年產逾四億瓶茶飲的產能。

  倘若生產果汁飲品,同樣的產能,僅產品線的投資可能就高達七八千萬;而且產品線的投資建設,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還有更為主要的一點,則是茶飲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要遠遠低於果汁飲品。

  “那我們具體要做哪種茶飲?”

  顧培軍眼下主要是負責公司的產能擴張,但作為飲品事業部總經理,對國內目前的主要飲品還是有較多的瞭解。

  做果汁飲品的侷限性與困難,蕭良很早就灌輸給他了,短時間放棄果汁飲品,選擇茶飲作為進軍飲料市場的突破口,他沒有什麼難以接受的。

  不過,選擇何種茶飲作為突破,卻又是需要認真權衡、考慮的問題。

  廣式涼茶以袪溼解暑著稱,在浙省南部及廣福等南方省市流行有上百年的歷史。

  南方省市八十年代中後期就陸續有一些涼茶包、涼茶粉之類的產品問世,可以買回來直接沖泡;近年南方省市也有陸續一些廠商著手生產瓶裝或罐裝的涼茶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