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七章 誰比誰的簍子大

  蕭良與許建強臨時加入接待工作小組,昨夜發生那麼嚴重的事也沒有被踢出去,甚至還要全程參與接下來的接待洽談事宜,簡直比地方企業代表還要苦逼。

  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昨夜發生的事情,看到蕭良、許建強出現,也沒有覺得有什麼意外——顧培軍、張衛還是如常參加正常的接待活動,他們都不知道昨夜發生了什麼。

  在蕭良過來之前,蕭瀟都猶豫著要不要將昨夜他們離開後發生的事情,告訴顧培軍跟張衛。

  樂建勇、袁唯山他們中午是桌餐,沒有在自助餐廳出現,但想來已知道蕭良會參加後續的活動,蕭良都可惜不能親眼看到他們的第一反應。

  用過午餐後,第一站就跟車前往市開發區的兩家中外合資企業參觀。

  朱瑋興下午同樣沒有露面,朱鴻召與樂建勇、袁唯山這些人物都有專門的小車或者考斯特安排接送,但朱禕琳以及其他鴻臣代表還是跟他們坐同一輛大巴車——獅山這邊依舊是陽旭輝、李博帶隊。

  絕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昨夜發生了什麼,但陽旭輝、李博不在絕大部分人之列。

  陽旭輝原本站在大巴車門前跟人抽菸談話,看到蕭良、許建強走過來,就將半截香菸扔腳下捻滅,扭頭先上了大巴車,刻意迴避與蕭良再有接觸。

  李博哪怕這段時間跟唐繼華走得很近,也因此才承擔起一些重要工作,但此刻站在大巴車前,跟蕭良、許建強寒暄,神色間也明顯多出一些遲疑、拘謹。

  蕭良也沒有想在這時候幼稚的去考驗人心,站在大巴車前簡單跟李博招呼幾句,就先上了大巴,與許建強走到最後排坐下。

  孫菲菲沒有再隨車陪同朱禕琳,也不知道是返回學校了,還是有什麼事被她哥孫仰軍拉走了。

  朱禕琳的眼神格外的冷漠,蕭良也無意去招惹她,坐在位置上認真思考這次招商引資的事情。

  東洲雖然也在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之列,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國家批准已經過去整整十年時間,發展卻落後到沿海開放城市第三、第四梯隊之列了。

  作為承接外商投資的主體,東洲經濟技術開發區去年引進外資總額僅八千萬美元,而整個東洲地區引進外資總額更是不到一億美元。

  就這還只是名義上的註冊外資,實際使用外資可能還不到一半。

  雖然僅是一江之隔,錫江去年註冊外資高達八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也高達四億美元,是東洲的八倍。

  整個八十年代,東洲雖說經濟整體要滯後於錫江,但差距並不大。

  甚至在陳富山任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東洲的鄉鎮企業經濟活躍,國營企業也有船機廠等一批拿得出手的代表,與錫江等地市的差距一度還有縮小的趨勢。

  然而從陳富山案發,東洲這三年來的招商引資工作簡單就是一團屎,鄉鎮企業陷入困頓,國營企業業績大滑坡,民營企業野蠻生長,與錫江的距離一下子拉大了。

  說到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認知,市裡及各區縣的工作人員思想落後,主要還停留在幫助國營廠紓困解難上。

  這次招商洽談大會,市裡推薦的引資、合資項目,除了嘉樂等極個別的,都是以國營廠的項目為主。

  產業集群、鏈式佈局等等,聽都沒有聽說過,理解都有困難。

  東洲優勢的地方產業有哪些,都有哪些顯著的特點,絕大部分工作人員都睜眼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