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百三十四章 知行合一的實踐


  今天週末,又是法定節假日勞動節前夜,綜批市場夜間運營會延遲到夜裡十點鐘。

  蕭良他們趕到綜批市場已經九點半了,但一二期場館人流還很稠密。

  一二期市場僅僅經過簡易改造,就招商戶入駐了,批發零售也都以物美價廉的小商品為主,除了攢動的人流、旺盛的人氣外,其實沒有什麼好看的;整體環境都很簡陋。

  三期專類場館還在改造建設中,作為獨立的區域,改造幅度很大,投資預算也要比一二期的總投入龐大得多。

  這時候三期場館工地上,有好幾盞汽燈打開,照得通明如晝,還有工人在現場施工。

  唐繼華、陽旭輝、李博等人正陪同熊志遠一行人參觀三期場館的夜晚工地。

  這也是綜批市場結合地方產業進行新戰略發展的真正實驗地,至少還需要兩三個月才能投入運營。

  當然,除了三期場館改造已有雛形,前期招商工作也正有序開展外,更為關鍵的還是承接綜批市場運營的子公司泛華商業,在內部機構、人員配備上,都是照著新戰略設置框架,也已經有條不紊的展開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

  這些都足以說明新經營戰略的選擇,泛華絕非停留在口頭紙面上。

  “華興除了港口航運等業務外,在廣、閩兩省也投資了幾家物流企業,跟這兩年在廣閩兩省發展較快的幾家綜合批發市場有很多業務上合作,還在珠江市參與投資了一座綜批市場的建設,”

  出任華興集團戰略投資部副總裁的熊志遠,年紀與許建強相仿,可能要略大一些,典型的南方身材,削瘦,短髮,人很精神。

  作為熊氏家族的第二代子弟,熊志遠在華興集團的地位可能還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小撮人。

  不過,華興集團體量要比鴻臣大得多,熊氏也是躋身香港的頂級富豪家族之列,僅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加起來就已經有兩百億港元了。

  因此,熊志遠在這次的香港投資洽談團裡的地位也要高很多。

  看到許建強、蕭良結束夜裡的重點項目交流會後趕來會合,熊志遠也很是誠懇的說道,

  “泛華綜批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簡陋,但泛華的發展思路,說實話,我這次過來也很是開拓了眼界——這可以說是我此行最大的驚喜。接下來兩天,我們兩家能不能好好坐下來深入交流一下?”

  華興集團是市港口集團、船機廠重點對接的洽談對象,前天晚宴後的重點項目交流會,雙方都深入交流過了。

  下午市屬企業分組交流會,鍾雲峰也沒有再因為“身體不適”缺席,親自主持交流活動。

  熊志遠即便對市港口公司、船機廠對接的企業代表印象分很低,對所謂的投資項目並不感興趣,但作為市屬分組最重要的賓客之一,再勉為其難,也不能隨意缺席。

  然而真正吸引到他的,還是蕭良的兩次主題宣講以及其中涉及的綜批市場部分。

  下午獅山縣的分組交流,他無法脫身,特意安排兩名隨行人員參加,拿著錄音設備問了很多的問題,算是對綜批市場有了更多較為具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