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七章 心慌的市開發區


  “比較巧,剛好有幾棟宅院才改造完成,”

  下午蕭良親自陪著趙瀚、郭秉廂以及錢晉章、熊志遠他們參觀許建強位於沈園對面正改造中的宅子,說起宿雲生物管理層拿年終獎成立公司,在雲社收購老宅進行改造的一些情況,

  “雲社短時間內沒有太好的住宿條件,改善需要一個過程。郭董、趙董過來,都可以住沈園;我正打算這段時間,將沈園的規模再擴大一些,方便接待更多的朋友。新澄、新瑞從香港調過來的管理人員,要是覺得住市裡太麻煩,也可以暫時從沈園拿兩套房子過去當宿舍用……”

  就算等到九七年迴歸後,郭秉廂、趙瀚他們想在內地購置房產,還是會受到政策上的很多限制。

  當然,為了鼓勵港企、臺企到內地來投資建廠,他們的管理人員真要想在內地置辦房產,市縣都會想辦法給予解決。

  那幾家最終決定在南亭工業園落地的港企,蕭良也會盡可能幫忙解決食宿問題;也可能這幾家港企從香港調派過來的管理人員,更樂意住到相對繁華、熱鬧得多的市區。

  目前沈園公司在雲社老鎮收購靠近巖溪河一側的老宅,總計二十六棟,也陸陸續續投入改造之中。

  大部分宅院佔地面積都比較小,也只是做比較基礎的改造,不可能都像沈園這麼奢華,因此施工交付的速度也快。

  吳啟燕她兩個小孩,年後就都轉到鎮上來讀小學,她一家也是在張斐麗之後最早搬過來的。

  徐立桓以及顧雄、顧培軍一家也準備最近就搬到鎮上來。

  許建強在沈園對面拿下的宅子,前後兩進佔地超過三百平方米,改造標準又對照沈園,至少還需要三五個月才有可能完工。

  目前沈園已經將背面的兩棟宅子置換過來了,之前還沒有想著太快擴建,但誰能想到計劃沒有變化快?現在必須要增加宿雲生物的商務接待規模了。

  在沈園的示範作用下,劉輝、梁朝斌、袁文海等一批人紛紛置辦了宅子進行簡單的裝修。

  當然,後續的施工速度會越來越快。

  一方面是東輝建築的團隊建設、施工流程越來越規範,熟悉匠工會增加,另一方面是石材、青磚、木料、苗木的採購也會越來越規範、迅速。

  只要有足夠的需求支撐,原材料供應商就敢砸錢上設備。

  年後,不僅蕭良拿出一筆錢,對巖溪河一側,從文化站大樓經沈園到臨河小院的狹長河灘區域進行整理,先修出一條便道來,鎮上也趁著今年的口袋寬鬆許多,也擠出幾十萬資金,將老鎮區的里弄道路進行一些基礎性的整修。

  雖然鎮上還沒有制定老鎮區具體的保護、修繕規劃,但汪興民當著諸多香港客人的面,吹噓鎮上早就在考慮老鎮保護的事宜,是一點都不心虛的。樂文小說網

  蕭良夜裡繼續將錢晉章、熊志遠、郭秉廂、趙瀚等人留在沈園用宴;他爸也陪同市化工廠黨組書記兼廠長鄒寶潤、市開發區工委書記慄明以及曹帥等人趕了過來。

  昨天市裡組織的簽約儀式看似舉辦得很成功,但具體會有多少項目真正落地,大家心裡多少也是有數的。

  改革開放也有十多年了,也許鄉鎮還很閉塞,但市縣這類的活動,每年都會組織或參加,每次也都能籤一堆意向書,絕大部分都扔到廢紙堆裡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