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被低估的問題

  大型船舶建造週期長,一旦在經濟緊縮或航運業務不景氣時期,發生船東棄單行為,所有的風險就要船廠來承擔。

  經營能力不那麼強、資本實力不夠雄厚,又或者說風險控制能力弱的船企,註定會在未來十數年間兩次大的經濟風暴中遭受猛烈的衝擊。

  將船機廠進行拆分,造船部分交給由實力雄厚的央企併購,又或者改制成合資,或混合制船企,更有利於船廠自身的快速發展,也不需要再受必須內部採購船機廠機電設備的制約。

  又或者這本身就可以成為拆分船機廠的強力理由。

  而船機廠的機電設備等產品,在失去這一塊最大的內部市場後,所有的產品都將直接面臨市場直接的殘酷競爭,沒有辦法再躺在溫床裡殘喘苟延,要麼直接死,要麼就不得不奮發圖強進行業務轉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裡做出一番業績來。

  像泵閥、線纜、焊材、裝飾材料等一系列配套廠(車間),更是應該拆分出去獨立生長,以便發展出更大規模的造船配套產業出來,而非鎖死在船機廠內部坐吃等死。

  像他們計劃第一步拆分出來的蓄電池廠,產品對外競爭能力很弱,僅靠內部一丁點的蓄電池配套採購量,八九十人的廠子,實際處於連年虧損之中。

  而提供的蓄電池產品質量又不過關(其他配套廠都存在相應問題),這又導致船機廠對外提供的最終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簡直就是一個惡性死循環。

  船機廠拆分,除了能將郭晉陽這些船機廠勢力,直接拆成幾部分,化整為零,削弱對羅智林的抵抗能力外,也勢必會對船機廠現有的資金儲備進行重新的分配。

  這就將迫使船機廠將放在西港城市信用社用於賬外放貸的資金提前收回。

  要麼提前觸發西港城市信用社的賬外經營案,要麼就避免掉船機廠這部分的資金損失,提前給西港城市信用社的賬外放貸剎一剎車。

  而最終將船機廠的三產公司拆分出來獨立經營核算,也就是將郭晉陽這些年經營的利益網鎖死在三產公司範圍內。

  到時候無論是徹底清查裡面的問題,還是控制整體風險,都將方便得多。

  一切的關鍵,還是要對船機廠先進行拆分。

  蕭良現在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去做這件事,就看羅智林有沒有別的渠道了。

  當然,蕭良此時給羅智林這樣的建議,卻非他對船機廠的問題進行過多深刻的研究,而是前世將船機廠的問題曝光得足夠徹底,最終也是將船機廠進行拆分,一點點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只可惜前世拆分船機廠是拖到零九年,船機廠非但沒能給地方經濟發展有多大促進,還造成難以彌補的鉅額損失。

  錢少斌肯定沒有辦法拒絕羅智林給他指出的道路,但他內心深處多多少少覺得羅智林此時不痛下決心徹底船機廠的問題,是軟弱了。

  現在聽蕭良將裡面牽扯到種種問題,掰揉碎瞭解釋清楚,才發現自己低估了羅智林解決問題的智慧跟更深層次的決心與毅力。

  是的,就算知道蕭良創辦了宿雲生物,錢少斌震驚之餘,還是認定解決船機廠的思路是羅智林所想,只不過羅智林事務太繁忙,拜託蕭良、蕭瀟兄弟二人跟他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