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後山 作品

第175章 苟在颶風下發財

 他也照貓畫虎找到了孫茂才。 

 兩人通過孫茂才借了不少利息錢。 

 現在這一百五十噸的份額是,劉海一個人佔了百分之八十,其餘百分之二十是楊三狗,張四海,王世文三個人的。 

 劉海想了想:“最大的颶風估計下個月就會上岸。” 

 “不要再有任何動靜。” 

 “接下來這一年環境都會變得很差,記住,苟!” 

 “最少也要苟到下半年,我們哪兒都不要去!” 

 王世文點頭:“我姐夫也警告了我,說長洲那邊都開始抓人了,讓我們小心。” 

 1982應該是華夏私營經濟的分水嶺。 

 風頭最烈,很多人進去了。 

 但到了下半年後,風向又會馬上變得明朗,到時候雖然依然還是會有一些小磕碰,但民營經濟已經是大勢所趨。 

 劉海隨後說:“輪流守著這就行了,反正草陽村和四碼頭村的打魚隊每天都在附近,只要有一個人吼一嗓子,其他人馬上就會過來。” 

 “不用太緊張。” 

 楊三狗點頭。 

 按照劉海的預計,下個月的麻價應該馬上會進入暴漲的過程當中。 

 那麼他就需要儘快找好下家。 

 最聰明的倒爺從來不是在一個東西,爆到全民所知的時候才進場。 

 而是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悄無聲息的退場。 

 一百五十噸,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吃得下的。 

 所以劉海只能找大廠接盤,而且這個過來接盤的人,還需要是有一定背景之人,若不然這麼龐大的運輸,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解決。 

 劉海思來想去,還是想到了京都的那些子弟兵。 

 讓一點利給他們,他們會欠你人情,還能安全的把這一百五十噸苧麻的運輸問題給解決了。 

 一舉兩得。 

 一個人如果凡事只想著吃獨食,這種人必定活不長久,相反懂得讓利的人,走遍五湖四海都會有真朋友。 

 從聽湖回來後已經是晚上。 

 劉海在廠裡給京都的郝少文打了個電話過去。 

 接通就說:“文哥,想不想賺一筆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