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後山 作品

第348章 金融的基礎是實業

 但bb機,就有了讓他實體企業走出國門的機會。 

 田正隨後又問劉海:“你明明搞金融就沒有失敗過,幹嘛還要這麼費力的搞實體企業。” 

 劉海想了想,知道田正還是在擔心劉海,生怕他哪一天扛不住競爭對手的壓力,最後放棄實體企業。 

 於是多方面給他詳細的解釋了一遍。 

 第一,搞實體企業確實很累,也遠遠沒有金融賺錢。 

 但沒有實體產業的資本,就像是空中樓閣,看上去非常華麗,實際沒有根基,未來抗風險能力很差。 

 遲早要倒塌。 

 第二,任何金融資本運作都是在實體企業基礎之上,比如他之前的楊記餅乾。 

 沒有這家餅乾店,劉海就沒法在市場上造勢,募集到那麼多資金,就沒了後面擁有尖沙咀十棟樓的風騷操作。 

 第三,那就是國家對你的態度。 

 任何一個國際資本,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在保護,不然你跑到一個地方去那麼作妖。 

 人家會放過你? 

 不會一拳頭把你吃的打吐出來? 

 不會弄死你? 

 我有實體企業,我帶動了大量就業,稅收,彌補了國家行業工業某個領域的短板。 

 我產品還能賣到國外,賺回來的都是外匯。 

 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國家可能不保護你? 

 就好像這次在港城,為什麼祖家皇室的那個公子哥低頭了? 

 就是因為國家隊出手了。 

 不然劉海最後搞不好真會被他們整,不說整死,禁止進去港城資本市場,估計對方還是能做到的。 

 田正聽著劉海一點點的解釋。 

 內心所有的擔憂慢慢消失,隨即目中露出了明亮的目光。 

 鐵了心,把自己下輩子都綁定在了這家企業。 

 隨後劉海又和田正提了京都一些科研所的事。 

 在過去的幾十年。 

 國家一直在自力更生,養了很大一批科研所的老專家。 

 這些老專家雖然思維跟不上外面,比較刻板,固執。 

 但他們對自己工作的態度絕對沒有問題。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當中也馬上要面臨著這輩子都從未有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