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後山 作品

第350章 回鄉投資

 “我哪怕是到了市裡,省裡,我的眼睛也會盯死了雲山縣,誰要是敢在這家工廠吃拿卡要,故意刁難,我替雲山縣的老百姓就辦了誰。” 

 “他沒有看錯人。” 

 “別說一百畝,只要你有任何要求,儘管提,我們縣政府是為你服務的。” 

 劉海趕緊開口:“王縣長千萬別這麼說,我們一民營企業可不敢受這句話。” 

 越是這樣,王曉陽越堅定。 

 就這樣,最終王曉陽當場就把縣裡相關部門的領導叫了過來。 

 當場直接開口:全力協助,特事特辦,只要劉海有要求,所有人都要給我無條件支持。 

 從縣政府出來後。 

 劉海內心頗為感慨。 

 某種程度上,他感覺比大部分民營企業家都要幸運。 

 前世很多人在背後罵一些老闆沒良心,在外面發財了,怎麼就不能回老家投資點東西,造福於家鄉呢? 

 其實不是他們沒有良心,而是他們不敢回家鄉投資。 

 比如劉海的圈子裡就有幾個差點被自己家鄉坑破產。 

 一開始當地官員打著感情牌上門招商,各種稅收保證,各種政策扶持。 

 老闆一聽,這是好事啊,能造福家鄉,還能享受這麼多優惠政策。 

 於是砸鍋賣鐵的回老家。 

 結果回去後,當地看你投資下來了,項目啟動了你。 

 那些小部門的職員,如蛆蟲趕著吃腐肉一樣,爭先恐後的上門。 

 今天來檢查你這個,你紅包需要準備好。 

 明天又是另外一個部門來檢查。 

 各種讓你焦頭爛額。 

 最終疲於應付,原本幾個月就能投產的項目。 

 因為各種打點,愣是拖了幾年還沒有生產。 

 到你最後打點清楚了,投產了,發現市場早就已經變了,你生產出來的東西也沒人要了。 

 所以最後企業也這麼轟然倒塌,破產。 

 以至於很多商人一聽家鄉兩個字,心裡就莫名的複雜。 

 想回去,但不敢回去。 

 那種營商環境,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