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 作品

第174章 覺輪迴子玉真悟道,明至理著手渡眾生

 而到達這樣的境界後,實際上所需要做的便是去除糟粕、保留精華。 

 先輩們的理念和觀點,也許在他們那個時代是被廣泛接受且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世事的變遷,很可能會逐漸偏離原來的軌道;又或者是後來之人在傳承和理解這些思想時產生了誤解或偏差,導致越走越偏。 

 因此,作為前輩的接班人,必須果斷地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妥善處理那些已經過時或不再適用的事物。 

 所謂的“為萬世開太平”,本質上就是要有選擇性地繼承往昔聖賢的學說精髓。聖賢的學問可以不分對象地傳授給所有人,可以平等對待每一個求知者。 

 然而,對於繼承者來說,則必須擁有堅定如鐵的意志和果敢決絕的勇氣,始終堅守“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一基本準則,以此來遏制不良邪念的蔓延擴散。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實現為天下蒼生謀福祉、開創千秋偉業的壯舉。 

 秦子玉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領悟,終於恍然大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所蘊含的深意竟然是如此層層遞進、互為因果! 

 首先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胸懷天下;緊接著明確自己奮鬥的目標方向,努力去實現它;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力求成為古聖先賢智慧學說的繼承者併發揚光大;最終將這些理念昇華為一種普世價值觀念,讓世世代代的人們都能自覺地遵循踐行。 

 而對於一個修道之人來說,其最高境界便是以守護世間蒼生為己任,堅守心中的正義信念,毫不畏懼地同一切邪惡勢力展開殊死搏鬥!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功德圓滿,達成修行之路的終極追求。 

 秦子玉終於有了明悟,他認為修道的終極目標,就是用世人可以接受的手段,將大多數人變成自己人。以自己的行為準則,作為普世通行的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