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三章 青菜就好


                 早在明末時期,廣州西關就興建起了十八甫,開設十三行,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通商口岸,吸引大批閩商落籍此地,從而促使這片城鄉結合部繁榮興盛,逐漸成為了南海縣乃至整個廣東省的商貿中心。https:/

  當時很多豪門富商在西關一帶興建起了大批“豪宅”,被現在的人稱為“西關大屋”,西關大屋高大明亮,裝飾精美,磚木結構、青磚石腳,極具嶺南古民居建築特色和昔日風情,是廣州傳統建築的瑰寶。

  在這個年代,最著名的西關大屋當屬坐落於寶源北街18號的“梁資政第”、多寶路的鄧宮保第以及寶華路正中的鐘家花園,但可惜的是這些名園大宅因為各種原因已不復存在,隨著時代的變遷,原始的西關大屋為數不多,而且當地居民基本不讓參觀。

  張雲起一行人漫步在古香古色的寶源北街,青石板路兩側的垂柳翠綠成蔭,七月廣州的陽光很暖,但不熱,初見跟在張雲起的身邊,聽他對周圍的古蹟名勝娓娓道來,忍不住問:“你怎麼知道這些的?”

  張雲起笑:“這些知識書裡面沒有吧?”

  初見也笑:“讀再多的書,也活不出一個明白人,人生的路,是靠走的吧。”

  這一上午,張雲起一行在西關走了很長的路,反正已經考完了期末考試,至於成績和下個學期分班什麼的,直接扔到了九霄雲外,大家玩的都很盡興,尤其是王小凱田壯壯和楊偉三人,一路嬉皮笑臉插科打諢,讓整個旅途充滿了樂趣,而且剛好紀靈帶了相機,每個景點都嚷嚷著要拍照。

  初見紀靈和春蘭一路上也是話不停,尤其是性格安靜的初見,少見的這麼開心,不僅很大聲地笑了,跟張雲起合照時甚至還做了一個很萌的搞怪表情。

  拍完照之後,初見問紀靈:“什麼時候可以拿照片?”

  紀靈怔了一下,然後笑著說:“回去之後立馬就去洗,到時候把照片給你。”

  中午是在西關上下九吃中飯的。

  1400多年前,印度高僧達摩遠渡中國傳教,在西關下九路登陸,因而下九路也叫做西來初地,並且建立了西來庵,開創中國佛教禪宗和嵩山少林寺,也成就了羊城十大旅遊美景——西關商廊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