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十二章 忽然之間

  當時採購部經理吳興華也在,這個罐頭廠元老級職工和李季林雖然不大對付,但那畢竟是大人之間的工作矛盾,他揹著手走過去問李雨菲:“來這裡找你爸爸?”

  李雨菲笑著搖頭:“不是,吳伯伯,今天是龍景園復工的日子,我想過來看看。”

  吳興華想了想說:“現在廠領導對衛生有比較高的要求,你要進車間參觀,我找人給你換身生產工作服吧,不過,生產車間你不能進。”

  李雨菲說:“謝謝吳伯伯,我知道的。”

  作為罐頭廠最機密的部門,一直以來,除了廠長和生產科的人,生產車間是嚴禁其他人進去的,不過,李雨菲很清楚進去了也看出什麼,因為炒制環節中,配方和炒制時長都是嚴格保密的,只有簽了保密協議的廠長、生產科長和少部分核心生產科職工知道。

  在生產車間裡,能看到的只是在恆定的溫度下,生產科職工們往大鍋裡面放辣椒、菜籽油和其他配料進行炒制,炒好之後,倒到輸送帶上,再通過管道送進灌裝車間。

  罐裝車間李雨菲可以進。

  在她的印象中,這裡是整個生產線上最辛苦的一個部門,因為包括洗罐子、搬罐子、裝罐頭、稱罐頭等所有流程都需要人工操作,這主要是一方面廠裡的生產線有些落後,另一方面是因為配料很多,如果用機器灌裝容易出現有的固體物多,有的罐子固體物少的狀況。為了解決這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只能讓常年作業經驗豐富能做到“一勺準”的師傅進行人工灌裝。

  在這其中,稱罐頭是最熬人的,職工們左手拿到稱上,右手添減,輪軸動的胳膊整整一天下來,基本就麻了!更難受的是,過稱職工稱的速度根本趕不上負責裝罐的職工。

  李雨菲一來到這裡,就看見負責裝罐的職工們都已經完成二班的工作量,準備下班離開了,而過稱職工們還在車間裡面幹得熱火朝天,拼命地稱罐頭,身後那幾十筐被塞的滿滿的罐頭瓶子讓人頭皮發麻。

  勞動從來都不是件容易事,更不消說這些像機器一樣高速運轉的流水線工人,驚蟄未到,初春才立,天氣依然冷,這些過稱工人們卻滿頭滿腦都是汗,但李雨菲並沒有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以往的那種消極怠工敷衍了事的情緒。這讓她忽然想起了當初她媽媽謝靜要把工作關係調到省城裡津市,爸爸想勸勸她留下來時,興致勃勃說過的一段話:“現在的龍景園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效率低下,凡事都講平均主義講人情世故的國企了,現在的罐頭廠,一律按規章制度辦事,一律靠本事吃飯,一律拿業績說話,就是要讓優秀職工冒尖!能幹的,乾的好的,一定比別人掙得多!表現不合格的,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就要買斷工齡下崗分流。”

  這就是龍景園與以前最不一樣的地方吧。

  李雨菲只是一個高中生,企業的經濟管理距離她還很遙遠,但是她生長在龍景園,多少還是知道一些造成這幾年來龍景園落後局面的原因的。比方說,盛行的平均主義,全廠人在一個鍋裡攪稠稀,幹好幹壞幹多幹少大家都一樣,因此誰都不出力,加上沒有下崗的危機,效率低下,人浮於事,日積月累下來,龍景園又怎能不落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