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七章 早戀

  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個挑燈夜讀的深夜;無數個大聲朗讀的早晨;昏昏欲睡強迫打起精神的早自習;燈火闌珊下的晚跑;為了節省時間不顧形象跑去食堂的狼吞虎嚥;還有,那些遙遠的理想、榮光、黑暗中的掙扎,奮鬥帶來的一次又一次感動,以及某個蟬鳴的午後,透過教室窗戶照在喜歡的那個女孩側臉上的陽光。

  一切都快結束了,一切都快開始了。

  即使痛苦,至少有希望。

  這是張雲起眼中看到的高三生活。

  他自己是有條不紊的。

  前世初中畢業之後他讀的是中專,而且大部分知識都已經連本帶利還給了老師,至於高中的知識點,絕大多數都是全新的。幾個月後的高考,對於他而言,可以說完全是老處男進洞房,第一次放炮。

  谷嵼</span>所以他並不比其他同學有什麼優勢。

  如果說有,那一定是心態上的。

  作為曾經的學霸,他讀書最重要的經驗就是不能浮躁。誠實、耐心,沉靜,是搬好學習這塊磚的核心品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還是有道理的。當然,必須還得有舉一反三的精神,比如說,看到了大西瓜,立馬想到馬達小電臀;聽到波濤洶湧的聲音,絕不會想到“大海”這個錯誤答案。

  一直以來,張雲起遲到曠課都沒人管。

  誰敢誰能夠管他呢?

  他的精力也不可能全部放在學習上,完全不現實。說實在的,他沒有什麼野心考清華北大,成績湊合過去得努力搞個重本已經心滿意足。因為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他耕了“事業”這塊地,自然沒有多少精力操弄“學習”,以有限的精力再去攀爬學業的巔峰,實屬不現實。

  眼下他的商業版圖越畫越大。

  聯盛體系背靠云溪龍景園農業產業園和兩大種養殖基地,從生產-加工-銷售的上中下游大供應鏈已經形成,市場競爭力根本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規模日漸龐大;聯眾依靠小霸王掌上機,賺了小兩年的橫財,眼下營收已見疲態。張雲起對聯眾總經理餘林的要求就是穩定經營,打造的兩級分銷體系控制住整個湘南市場,暫時不考慮擴大經營規模的問題。除了必要的資金提留,其他盈利都被張雲起抽出來了,準備啟動vCd影碟機計劃!

  眼下,張雲起還想把龍景園老廠區的地給盤活起來,打造一個江川最大的夜市。

  這個想法他已經構思很久了。

  現在隨著龍景園老罐頭廠整體搬遷至云溪村農業產業園,老罐頭廠空置,可以正式推動起來。當然,這塊地搞開發運營,能掙多少錢是其次的,背後的意義更重要些。他要給楊家榮樹立起一個國企產權改制發展實體經濟的標杆,證明他提出來的那套利用空殼公司控制市屬區屬國企改制的理論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