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八章 女孩心事


                 元宵節那天,張雲起呆在初見家。

  自從初大鵬去世以後,初見一家三口就搬到了張雲起家小區,房子不大,勝在溫馨,遠離了以前的那些糟心事,家裡經營得也還算井井有條,美美滿滿。

  初見媽媽蔣鳳是個勤勞的普通婦女,這些年一直跟著張雲起老媽在市一中的張記魚粉店店工作,洗洗碗筷,做做雜事,工資還算可以,加上初大鵬中彩票遺留下來的那些錢,也足夠養活一家三口,供初見上學。

  這個家中唯一的缺憾,大概是初心了。

  初心眼見著已經八歲,只比張小小小一歲,智力發育遲緩,看起來一直是呆傻的。去年的時候,張雲起帶她去醫院看過一次,醫生說這個屬於中度智力障礙,成年後的智商應該能夠達到50以上,具備不完全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但閱讀和對環境的辨別能力很差,需要通過教育培養她的動手動腦能力,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治癒緩解。

  其實很早以前,初見每天放學後都會教初心講話,講簡單的故事,做簡單的家務,強化她的條件反射,對人和物、環境等等的認知能力。現在的初心基本上也已經能夠說話了,只是含含混混的,語言表達不清楚,行為動作遲緩,有時候面部表情呆滯。

  初見眼見著初心年紀越來越大,想讓自己的妹妹上學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她希望妹妹有一天能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活在這個世界上,懂得去愛,能夠感知生活的美好。

  這大概是這個女孩為數不多的願望了,她實在不願意看著自己的妹妹這一生就這樣子下去。但是初心的這個情況,附近的普通學校根本不願意收。

  初見踟躕很久,最後還是找了張雲起。

  那是在一個凜冬的清晨,滿地白霜,草木枯黃,飛鳥已經絕跡,初見在報欄前看新聞和學校裡的新鮮事,到了6點30,她和往常一樣來到足球場,把溫熱的牛奶給剛跑完步出來的張雲起,張雲起就哈著熱氣給總容易生凍瘡的初見暖手。

  很多時候,當兩個人在一起的這件事已經成為習慣,其他事情,就會顯得自然而然,比如每天溫好的熱牛奶,一起走過的上學路,早讀時互不打攪的默契,上課前兩個保溫杯提早接好的熱開水,還有,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來的女孩心事。

  其實在張雲起的記憶裡,他和初見自從認識以來,初見只找過他兩件事,一件事交不起學費向他借錢,另外一件就是她妹妹初心上學的事。

  張雲起沒有不去做的道理,不過他根本沒考慮讓初心讀普通學校,那樣指定給小孩子欺負,他最開始就想著找一家專業的特殊教育學校,但找了好多天,發現江川市根本就還沒有這樣的學校,後面他還是通過大嫂張曉楠的親二伯教育局長張國祥的關係,打聽到桔井小學開了一個智障兒童輔讀班,就把初心安排了進去,過了元宵節,正月十六正式上學。

  初見一家人都很高興。

  張雲起過年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云溪村,元宵節提了一大堆東西去了初見家,他本來還想幹點活好好表現一下,但初見媽媽看著他滿眼都是丈母孃的慈祥笑意,啥活兒都不讓他幹,還讓初見給他燒水泡茶,他只管翹著二郎腿躺在沙發上嗑瓜子看電視,順帶逗逗有了新書包開心極了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