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五十二章 尋他


                 清明節過後。

  那些看不見的暗湧,還在暗湧。

  袁慶森等一系列人員的處理情況和結果沒有人知曉,但江川地區似乎已經迎來了嶄新的局面,楊家榮代任了袁慶森的職位,成為江川的實際掌管者,省裡也在江川一連召開了兩場整個湘南範圍的大型會議。

  第一場會議是《全省國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會暨江川模式現場交流會》。

  這場會議是在江川市舉行的,只開了一天,但級別格外高,甚為隆重,胡憲峋率領省裡主要幹部坐上了主臺,湘南全省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的主要官員,率領36個市轄區和19個縣級市、67個縣的主要領導與會。

  胡憲峋等作了領導致辭後,多日未曾露面的楊家榮登臺,他全面介紹了近年來江川市在國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中的工作情況和取得的矚目成績。

  那一天,市裡、省裡甚至是全國性的大型媒體來了很多很多,沒過幾天,便上了央視新聞,楊家榮接受央視記者的專訪。

  一時間,楊家榮風光無兩。

  在胡憲峋的支持下,他和他力推的「江川模式」在江川這片大地上發跡,經歷了時間的考驗,現在,藉著分稅制改革的東風,終於要登上整個湘南地區的歷史舞臺上。

  這一點,對於未來整個湘南地區乃至於全國的國營企業改制的影響是深遠的,而這一模式的設計者張雲起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只是根據當時江川的情況想腳踏實地的做點實事,解決一點問題。

  第二場是《全省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暨壯大集體經濟現場交流會》。

  會議地點定在了江川市封陽縣云溪村村文化中心舉行。雖然上面希望張雲起參加,前邊那場涉及國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會議也要求他參加,以主講嘉賓的身份上臺做主題報告,但他沒有參加,這些年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他現在是越來越不願意出這種風頭了,至於那些媒體記者拿著一支筆給他編各種各樣的故事,只能讓聯盛的公關去打嘴仗,他沒精力管,他能做的就是遠離。實在是捧得越高,摔的越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