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七十六章 你的一點點

  盛那裡掙了大把分紅,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張雲起投下去三千萬,購置了多臺自動插件機,自動貼片機,以及先進的磨具加工設備和計算機設計開發的硬件軟件。

  眼下愛華電子張雲起還是全資控股,投入沒有上線,但這個行業的銷售、生產和原件採購都是把錢當紙一樣燒的,尤其是市場爆發的時候,投入得按億計算,長此以往,張雲起這個在外界眼裡的便宜江川首富也頂不住,他已經在琢磨必須把區裡市裡拉進來,在貸款和土地出讓、稅收等層面給他最大程度的支持。

  演示最新一款樣機的那天,劉明給張雲起介紹了樣機功能,並且拿目前已經上市的幾款影碟機做比較,又做了性能測試,在功能與質量上,糾錯能力強,圖像質量佳,在國內市場絕對是一枝獨秀。

  胡志標熬夜熬的雙眼通紅,但依然激情澎湃,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索尼駐國內的技術人員專程來了一趟市裡,考察了我們的影碟機產品,還有我們從萬燕挖過來的那些工程師,都覺得我們最新的產品在技術與質量已經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水準,就等上生產線和麵世了。」

  目前市場上的影碟機品種已經有一些,但都是些垃圾,真正算得上牌子貨還是棒子國的三星和萬燕。

  三星全盤抄襲萬燕,反正萬燕的技術是公開的,不抄白不抄。但是為了搶佔市場先機,三星採用了第一代定型解碼芯片,質量不穩定,但是現在只是市場發展的初期,他們這時候擁有強大的品牌優勢,一下子就佔據影碟機的主流市場,銷量把萬燕吊起來打。

  要知道,在萬燕長達一年多的熱情宣傳之下,94年知道vcd的人,不足0.1%,但到95年底,知道vcd的人已達到5%。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0月起市場需求出現異乎尋常的增長,vcd開始風靡全國家電市場,vcd銷量猛增到60萬臺。韓國三星乘機殺入,以大小碟兼容機敲開中國大門,兩個月即告脫銷,全年市場佔有率高達1\/3。而在此關頭,執著一年多的萬燕卻停了廣告。

  萬燕在前期從研製到批量生產的投入是1600萬美元,廣告投入是2000萬人民幣。萬燕傾其所有財力,確立了獨一無二的品牌。然而,當其他企業殺入vcd市場時,姜萬勐已財源枯竭,無力擴大生產規模,單機成本居高不下,自然喪失競爭力。到1996年,全國vcd銷量達600萬臺,可萬燕卻萎縮到無貨可銷。萬燕被同行們戲稱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然,國外品牌沒什麼好怕的,如果按照前世的發展脈絡來看,90年代到21世紀初,沒有一種家電產品能像vcd影碟機這樣,以雷霆之勢扭轉國外產品佔據我國市場的局面。

  在1995年,我國的vcd影碟機市場基本上被日本和韓國的品牌所充斥,他們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4%。在進入前10名的vcd品牌中,有8個來自國外,其中先鋒、索尼和三星三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之和高達75.5%。那時,只有兩個國產品牌——新科和萬燕,以極小的市場佔有率勉強進入前10名。

  然而,經過1996年一年的頑強奮戰,國產vcd從不名一文搖身一變成為市場上的霸主,市場份額從95年的不到6%,一躍上升為53.9%,壟斷了半壁河山!3月,新科市場份額超過三星,一躍成為同行業的龍頭老大。新科、愛多、萬利達、蜆華成為vcd市場上佔有率前10位的四大國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