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九十章 吸血蟲

  這番話說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云溪村的那些村幹部和老人滿臉的光。也有誇張雲起的,七嘴八舌著,說都是他這個娃娃領頭帶領著家鄉人脫貧致富。

  張雲起笑著應承一番,才問道:“海軍叔,六百萬不是個小數目,這個資金來源村裡怎麼規劃的?”

  張海軍說道:“至於資金來源,村裡的集體賬戶可以拿300萬出來。這個你也知曉,咱們村集體的錢主要是合作社的期權收益,我算了算,目前能拿出最大數額就是300萬,剩下的300萬,等於各戶人家要自籌三萬,這筆錢不算少了,雖然咱們村裡的村民也挺有錢,但一下子要掏出三萬,壓力還是挺大的,所以我們打算村民自籌一部分,另外,對外捐款集資一部分資金。”

  張雲起聽到這裡,覺得不大合適。

  這個海軍叔還是老農民思維,動不動就搞攤派捐款,對云溪村的影響實在不好。

  他都不用想也知道這個捐款集資的對象是哪些人,針對的肯定是云溪村那些走出去了的人,或者是在外務工的人,以及這些年通過“云溪”這塊金子招牌積累籠絡的那些關係人脈。

  這些人裡面,很大一部分自然是有頭有臉的,但實際上呢,絕大多數也只是拿死工資的人。

  

  張雲起點了根菸,當著在場所有的云溪村幹部和理事會管理層直接說道:“海軍叔,還有各位叔叔伯伯,你們別怪我講話直,我覺得捐款攤派那些搞法,以後咱們云溪村一定要堅決杜絕。”

  堂屋忽然就安靜了下來。

  一般村裡有大的項目,又資金短缺,向那些在外面混出點名堂的人集資籌款是農村常見的做法,算是回報家鄉嘛,大家都覺得這沒什麼,云溪村的文化中心和修水泥馬路等就集過幾次資了,但張雲起的話太有分量了,他一開口反對,大家都愣住了,就連另外一桌的紀靈都側頭看了過來。

  張海軍皺著眉說:“娃子,這話怎麼講?”

  張雲起感覺到村幹部抗性挺大,耐心解釋道:“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就說國祥叔,我不知道他有沒有錢,但是至少在表面上,人家只是一個領國家工資的,自己一大家子還住著幾十平的單位房呢,你跑起去找人家捐款,捐少了吧,他面子上掛不住,捐多了呢,這是村裡建聯排別墅。人家心裡也會想,既然你云溪村的村民有能力建這玩意兒了,還要擱城裡住筒子樓的人捐款?這成什麼話呀?”

  張海軍聽到這話,表情變得不大好看。

  幾個參與這事兒的村幹部和理事會管理也不作聲,張雲起這娃娃的話落在他們耳裡,道理是有道理,但道理大不過現實嘛。

  現在的現實就是村裡統一建別墅缺口三百萬,搞一下捐款多少能籌點錢,連這條路都給堵死,那別墅還要不要建了?

  眼下是名氣吹出去了,別說封陽縣,連市裡都言傳的好些人知曉江川有個村要全村統一建別墅,家家打旺火,富得流油!

  這時候要是因為錢的事情,把這個村裡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攪合黃了,他們這些泥土把子的臉丟了不緊要,雲起這個娃娃的臉面還要不要顧了?

  張雲起不要顧,也不在乎。

  他夠客氣了,更深一層的話他沒講。

  村裡搞捐款,大概率是眼巴巴的指望著他張雲起掏大頭,把資金缺口全補上!

  因為其他人又真的能拿出多少錢呢?

  這些年來,他給村裡的公共事業是掏了不少錢了的,建文化中心、修馬路、修小學,他二話都沒有說過,具體捐了多少錢不知道,但是以他爹張六順的名義捐的,起碼有近兩百萬元。

  當然,對他來說,捐的錢多錢少都不是什麼事。村裡小孩子的教育,老人看病養老,救濟貧困家庭,村裡修馬路等等等等,這些錢他可以出,也一定會出。

  村裡建別墅這種,不能。

  要不然云溪村的人不全都成了趴在他身上的吸血蟲?

  云溪村要麼別裝這個逼,既然要裝,哪怕硬不起來,也只能是自己吃偉哥。